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看”、“见”对N的语义选择及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09:28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汉语视觉动词“看”、“见”。研究是在一些学者发现的理论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本人的理解和验证整理出它们的语义特征,再以宾语的语义类型为研究基础进行“看”、“见”对N(名词)的语义选择限制。另外通过语料库的分析了解留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看/见+宾语”结构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教学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0引论: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一“看”的语义分析及其对N的语义选择:1.1首先将动词“看”在词典上的义项加以说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用例,再探讨“看”的语义特征。它都有五个特征:[+思考性]、[+主动性]、[+可控性]、[+持续性]、[-结果性]1.2从语义类型角度分析“看+N”结构中的N。它都有七个类型:[受事]、[施事]、[结果]、[工具]、[方式]、[处所]、[时间]。1.3最后探讨动词“看”对N的语义选择限制。“看”普遍选择视觉范畴类的N,或者通过长时间的语言活动中被人们认可接受的非视觉范畴类的N。二“见”的语义分析及其对N的语义选择:2.1首先将动词“见”在词典上的义项加以说明,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取适...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看”、“见”对N的语义选择及二语习得中的偏误研究


)汉字“看”的溯源①

汉字,动词,宾语


动词“见”在现代汉语当中,也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动词,一般和宾语搭配使用,宾语主要指体词性宾语,其中最常见。如:“见红叶”、“见成效”、“见未来”、“见黄河”等。并且,N的语义类型很多样,也很丰富。如:〔受事)、〔结果)、〔这是因为“见”是多义词,它的义项多,语义也十分复杂而产见”这两个字都从“目”字来源,都表示用眼睛看东西。不过觉动词,却有区别,很多时候两者不能互换使用。比如,我们可”,但不能说“我正在见电视”。再来一个,我们可以说“我的说“我的钱包不看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两者在语义上究竟将在下面具体探讨汉语视觉动词“见”的语义特征及其对N的语2.1“见”的语义特征分析2.1.1“见”的义项及使用频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词语释义角度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 白雪.  考试周刊. 2010(08)
[2]视觉动词研究综述[J]. 鲍莉.  咸宁学院学报. 2009(05)
[3]汉语常用动词带宾语的习得研究[J]. 魏红.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05)
[4]外国留学生动宾式离合词的两类偏误分析[J]. 何清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5]“见”字及其词义素解[J]. 孙瑾.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6]中介语理论框架中的“V+O”偏误分析[J]. 赵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02)
[7]汉语“看”字多义现象初探[J]. 钟百超.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3)
[8]留学生汉语宾语偏误分析[J]. 王静.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04)
[9]谈“目”及从“目”诸字形义的演变[J]. 杨明.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10]形名选择性匹配的认知动因[J]. 左双菊.  学术交流. 2006(04)



本文编号:3621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21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c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