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话”:一所口才培训学校中的教育实践与期望
发布时间:2022-08-02 21:43
在全球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校外培训已占据了中国学生的大部分课外时间。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市场化的校外培训成为他们满足教育渴望的主要方式。他们通过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的选择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包括学业类的培训和非学业类的培训。现有文献大多是关于学业类培训的讨论,少有关于非学业类培训,尤其是某类特长教育培训的探究。本研究试图以一所口才学校为个案,探讨一个二线城市部分社会大众如何进行非学业培训(口才培训)的选择、参与,如何理解这种培训获得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帮助。通过访谈口才学校的相关人群(学生、家长、口才学校老师、校长)和观察口才学校的相关教学活动,探究了受访者们参与口才教育的深层原因、口才培训的运作与参与机制、以及相关人员如何理解口才教育获得。本文使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作为主要视角,具体得出以下四点结论:第一,“会说话”这一状态被当下社会中多样化、高频化的沟通互动的场合所需要,这是一种依托言语实践活动所展现出来的具身性文化资本。基于对这一文化资本的渴望和需求,家长和学生选择了口才学校这一合法教育场域即来生产孩子的文化资本,让其成为“会说话”的人。第二,口才...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课外补习:全球市场与家庭投入
(二)口才培训:自我提升与文化资本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四、理论视角
五、研究方法
(一)田野地点
(二)研究过程
(三)研究伦理
六、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七、论文结构
第二章 “会说话”作为一种文化资本:本土解释
一、何为“会说话”
二、“会说话”何为
三、如何“会说话”
第三章 供求之间:“会说话”作为文化资本的市场逻辑
一、“会说话赢天下”:口才学校的包装与供给
二、“会说话”与教育渴望
三、“别人家的孩子”:“会说话”的强化与再塑
第四章 “会说话”的日常训练与舞台呈现
一、“会说话”的日常训练
(一)课堂
(二)课后
(三)家长参与
二、“会说话”的舞台呈现
(一)舞台的“锻炼”
(二)“见识”与“自信”
第五章 想象未来:“会说话”的可能回报
一、“自信”的构建与实践
二、“舞台”的转换:口才学校到校内教育
三、想象未来:人生场域的实践
第六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反思:在“看”与“被看”中重构自我
一、初涉“田野”:从熟悉中发现陌生
二、回访“田野”:从日常中捕捉问题
三、再造“田野”:从写作中反思得失
四、离开“田野”:从惯习中省思自我
五、结语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购买希望”:城镇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消费[J]. 林晓珊. 社会学研究. 2018(04)
[2]初中生课外补习:家庭影响因素及政策应对[J]. 童星.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9)
[3]中学生艺术特长培训的参与机制研究[J]. 陈彬莉,秦梦怡,高雪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4]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影子教育的视角[J]. 薛海平.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2)
[5]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J]. 文军,顾楚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家庭资本对初中生参加课外补习活动影响实证研究[J]. 李静,薛海平. 基础教育. 2016(06)
[7]家庭资本、影子教育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李静. 教育经济评论. 2016(04)
[8]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2016(02)
[9]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的应试性特点与问题[J]. 陈传锋,陈怡.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05)
[10]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3)
本文编号:3669305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课外补习:全球市场与家庭投入
(二)口才培训:自我提升与文化资本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四、理论视角
五、研究方法
(一)田野地点
(二)研究过程
(三)研究伦理
六、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七、论文结构
第二章 “会说话”作为一种文化资本:本土解释
一、何为“会说话”
二、“会说话”何为
三、如何“会说话”
第三章 供求之间:“会说话”作为文化资本的市场逻辑
一、“会说话赢天下”:口才学校的包装与供给
二、“会说话”与教育渴望
三、“别人家的孩子”:“会说话”的强化与再塑
第四章 “会说话”的日常训练与舞台呈现
一、“会说话”的日常训练
(一)课堂
(二)课后
(三)家长参与
二、“会说话”的舞台呈现
(一)舞台的“锻炼”
(二)“见识”与“自信”
第五章 想象未来:“会说话”的可能回报
一、“自信”的构建与实践
二、“舞台”的转换:口才学校到校内教育
三、想象未来:人生场域的实践
第六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反思:在“看”与“被看”中重构自我
一、初涉“田野”:从熟悉中发现陌生
二、回访“田野”:从日常中捕捉问题
三、再造“田野”:从写作中反思得失
四、离开“田野”:从惯习中省思自我
五、结语
附录2 :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购买希望”:城镇家庭中的儿童教育消费[J]. 林晓珊. 社会学研究. 2018(04)
[2]初中生课外补习:家庭影响因素及政策应对[J]. 童星. 上海教育科研. 2017(09)
[3]中学生艺术特长培训的参与机制研究[J]. 陈彬莉,秦梦怡,高雪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4]家庭资本与教育获得:影子教育的视角[J]. 薛海平.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2)
[5]教育公平向何处去?——基于教育资源供给三阶段的思考[J]. 文军,顾楚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6]家庭资本对初中生参加课外补习活动影响实证研究[J]. 李静,薛海平. 基础教育. 2016(06)
[7]家庭资本、影子教育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李静. 教育经济评论. 2016(04)
[8]课外补习、学习成绩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 教育与经济. 2016(02)
[9]中小学生课外学习的应试性特点与问题[J]. 陈传锋,陈怡.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05)
[10]从学校教育到影子教育:教育竞争与社会再生产[J]. 薛海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03)
本文编号:3669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366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