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不P+X”格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04 23:53
现代汉语中存在由介词正反并列形成的一种“介不/没介+宾语”格式,即“P不P+X”格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关于介词进入该格式的研究,此后对“P不P+X”格式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对汉语动词或者形容词正反并列构成的“A不A”格式的研究文献中。关于“P不P+X”自身的研究还很少,所以本文拟对由介词正反并列形成的“P不P+X”格式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除去前言和结语,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我们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迄今为止已经出现于“P不P+X”格式中的介词的数量。同时分析了该结构能够进入的句法类型,进而明确了它在句中充当的句法成分,即只能做句中状语,而不能出现在句首或者句尾。“P不P+X”格式的形成也符合现代汉语中“V不VO”在使用中逐渐多于“VO不V”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双音节介词进入到“P不P+X”格式的情况,认为其表现形式为“A不AB”是被社会所接受的。 第二章,我们从分析介词的标记功能与所介引宾语的语义格入手,讨论了“P不P+X”格式语义的多样性,同时发现同一个介词不同的标记功能也制约着这个介词是否能进入“P不P+X”格式。而后讨论了“P不...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该问题研究回顾
0.3 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
第一章 “P 不P+X”格式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分布
1.1 “P 不P+X”格式中“P”的范围
1.2 “P 不P+X”格式能进入的句法类型
1.2.1 “P 不P+X”格式可以出现在Np+Pp+Vp 中
1.2.2 “P 不P+X”格式不能出现在Pp+Np+Vp 式和Np+Vp+Pp 式中
1.3 “P 不P+X”所充当的句法成分
1.4 “P 不P+X”格式中“X”的性质
1.4.1 X 为体词
1.4.2 X 为体词性短语
1.4.3 X 为谓词
1.5 双音节介词构成“P 不P+X”的情况
第二章 “P 不P+X”格式的语义
2.1 “P 不P+X”结构中介词的类型
2.2 “P 不P +X”格式中“X”的语义格
2.2.1 X 为主体格
2.2.2 X 为客体格
2.2.3 X 为邻体格
2.2.4 X 为关涉格
2.2.5 X 为根由格
2.2.6 X 为时地格
2.2.7 X 为比较格
2.3 介词不同的标记功能对“P 不P+X”格式的制约
2.3.1 对
2.3.2 当
2.3.3 论
2.4 “P 不P+X”和“P 没P+X”
第三章 “P 不P+X”格式构成的疑问句
3.1 疑问句的分类
3.2 “P 不P+X”格式构成的正反问句
3.2.1 发问形式不同
3.2.2 回答形式不同
3.2.3 “P 不P+X”格式所构成正反问句的焦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4371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问题的提出
0.2 该问题研究回顾
0.3 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
第一章 “P 不P+X”格式的结构特点和句法分布
1.1 “P 不P+X”格式中“P”的范围
1.2 “P 不P+X”格式能进入的句法类型
1.2.1 “P 不P+X”格式可以出现在Np+Pp+Vp 中
1.2.2 “P 不P+X”格式不能出现在Pp+Np+Vp 式和Np+Vp+Pp 式中
1.3 “P 不P+X”所充当的句法成分
1.4 “P 不P+X”格式中“X”的性质
1.4.1 X 为体词
1.4.2 X 为体词性短语
1.4.3 X 为谓词
1.5 双音节介词构成“P 不P+X”的情况
第二章 “P 不P+X”格式的语义
2.1 “P 不P+X”结构中介词的类型
2.2 “P 不P +X”格式中“X”的语义格
2.2.1 X 为主体格
2.2.2 X 为客体格
2.2.3 X 为邻体格
2.2.4 X 为关涉格
2.2.5 X 为根由格
2.2.6 X 为时地格
2.2.7 X 为比较格
2.3 介词不同的标记功能对“P 不P+X”格式的制约
2.3.1 对
2.3.2 当
2.3.3 论
2.4 “P 不P+X”和“P 没P+X”
第三章 “P 不P+X”格式构成的疑问句
3.1 疑问句的分类
3.2 “P 不P+X”格式构成的正反问句
3.2.1 发问形式不同
3.2.2 回答形式不同
3.2.3 “P 不P+X”格式所构成正反问句的焦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14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4014371.html
上一篇:《发展汉语》三音节词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