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主格优先原则与汉语相关句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6 02:52
  句子通常有一个主语,然而在这一问题上汉语中存在一些反常规句式:领主属宾句原本是天生的无主句,被动句原本是派生的无主句,它们的主语从何而来?主谓谓语句存在两个主语,而无主句没有主语,这又如何解释?学术界在这些问题上争论不休,然而各种解释都存在难以解决的难题,而且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将这四类句式统一解释的尝试。本论文认为格理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目前的格理论研究成果尚不足以解释这些特殊的汉语现象。本论文针对Chomsky(1986a)关于结构格、内在格与赋格成分的主张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重点关注动词、名词和介词指派的格类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赋格成分的语类特征与格类之间存在一种整齐的对应关系,而且不同格类在被指派时总遵循主格优先原则。运用主格优先原则及相关研究发现,本论文对领主属宾句、被动句、主谓谓语句、无主句这四类汉语句式的生成过程分别进行了创造性的解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所有功能语类中心语都是结构格赋格者,所有词汇语类中心语都是内在格赋格者:动词兼有指派结构格和内在格的能力实际上由动词的功能成分v和词汇成分V分别承担;名词兼有指派结构格和内在格的能力实际上由名词的功能成...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相关汉语句式的研究现状
        1.1.2 格理论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理论背景
        1.3.1 原则与参数理论的格理论
        1.3.2 最简方案的一致理论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主格优先原则
    2.1 结构格、内在格与赋格成分的语类特征
        2.1.1 格理论研究中的争议
        2.1.2 动词与结构格和内在格的指派
        2.1.3 名词与结构格和内在格的指派
        2.1.4 介词与结构格和内在格的指派
        2.1.5 C的赋格
    2.2 内在格统一性条件的修正
    2.3 "主格优先原则"
        2.3.1 结构格与内在格:孰先孰后
        2.3.2 主格与其他结构格:孰先孰后
        2.3.3 主格优先原则
    2.4 主格优先的更多证据
        2.4.1 Marantz的主格和宾格的赋格顺序研究
        2.4.2 Chomsky的扩充的投射原则
        2.4.3 O'Grady的主语特殊性研究
        2.4.4 Keenan&Comrie的句法参与序列表(AH)
    2.5 小结
第三章 主格优先原则与领主属宾句
    3.1 领主属宾句的特殊性
    3.2 "移位说"
        3.2.1 "部分格"解释
        3.2.2 "语链传格"解释
        3.2.3 其他两种移位观点
    3.3 "基础生成话题说"
        3.3.1 "基础生成话题"解释
        3.3.2 "基础生成"解释存在的问题
    3.4 新的移位说方案:主格优先原则
        3.4.1 思路与主张
        3.4.2 左向分叉条件与汉语的领有名词移位
        3.4.3 从其他三类动词看非宾格动词的赋格
        3.4.4 主格优先原则与领主属宾句的生成
    3.5 小结
第四章 主格优先原则与汉语被动句
    4.1 介词说
        4.1.1 "被"是介词
        4.1.2 介词说存在的问题
        4.1.3 关于介词悬空现象的争议
    4.2 动词说
        4.2.1 原位生成论
        4.2.2 "作格化"论
        4.2.3 "作格化"新论
        4.2.4 其他动词说研究
    4.3 双重地位说
        4.3.1 对针对介词的新证据的重新考察
        4.3.2 三种双重地位说
        4.3.3 第三种双重地位遇到的难题
    4.4 我们的解决方案:双重地位新论和主格优先原则
        4.4.1 同音删除的重新考察
        4.4.2 双重地位说新论
        4.4.3 双重地位说新论的优势
        4.4.4 主格优先原则与被动句的生成机制
    4.5 几个特殊语言现象的解释
        4.5.1 施事移位与长、短被动句的判定
        4.5.2 被动句与"把"字句混用现象
    4.6 小结
第五章 主格优先原则与主谓谓语句
    5.1 主谓谓语句的研究范围
    5.2 "话题-陈述":基础结构与派生结构之辩
        5.2.1 "话题-陈述"是基础结构
        5.2.2 "话题-陈述"是派生结构
    5.3 话题与主语之辩
        5.3.1 话题不是主语
        5.3.2 话题就是主语
    5.4 话题化的语用特征与句法后果
        5.4.1 语用与句法接口研究
        5.4.2 语用信息句法化的可行性方案
    5.5 主格优先原则与主谓谓语句的生成机制
        5.5.1 主谓谓语句话题化手段
        5.5.2 大主语的来源分类
        5.5.3 主格优先原则对争议句式的解释
    5.6 小结
第六章 主格优先原则与无主句
    6.1 汉语无主句现象
    6.2 扩充的投射原则与无主句
    6.3 扩充的格理论与无主句
        6.3.1 扩充的格理论的解释
        6.3.2 扩充的格理论解释存在的问题
    6.4 主格优先原则与无主句结构分析
        6.4.1 省略主语句
        6.4.2 祈使无主句
        6.4.3 典型无主句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20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4020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8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