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坞戎语的空间范畴
本文关键词:拉坞戎语的空间范畴
【摘要】:空间范畴在不同语言里表示方法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语言使用者在认知世界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拉坞戎语的空间范畴不仅以词汇语义形式体现,还以语法形态变化来体现事物间空间关系的变化。文章以拉坞戎语业隆方言为例,探讨拉坞戎语的空间范畴,认为拉坞戎语的空间认知与其文化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拉坞戎语 空间范畴 文化对应
【基金】:2007-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民族语言空间认知范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
【正文快照】: 1引言拉坞戎语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大金川河流域藏族居民所说的一种语言,俗称观音桥话。其分布区域以金川县观音桥镇的观音桥乡为中心,向南顺俄热河通向俄热乡的一、二、三、四村,顺太阳河通向太阳河乡的麦地沟村;向西沿杜科河而上到二嘎里乡,以及壤塘县上寨区蒲西乡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文;;文化对比之英汉狮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2 江结宝;;汉语话语构建的崇权文化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春光;白云霜;;燕赵成语及其当代价值初探[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孙娜崴;;从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语用失误现象看英汉文化差异[J];才智;2010年26期
5 李淑艳;;中西方文化差异浅析[J];才智;2011年25期
6 陈燕;;中西文字视觉认知感受差异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牛小玲;;英汉词汇关联意义不等值对比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1期
8 刘颖;;浅谈英语专业写作课网络教学模式中的语境构建[J];成才之路;2009年08期
9 赵莹;;后殖民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意识[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秦小锋;;论语义与搭配的互动关系[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韦世方;;从水书结构看汉字对水族文字之影响[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2 宋欧;;高职英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司提反·米勒(Stefan Müller);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语法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丽;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舒彩霞;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满香;侗语熟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高鲜菊;汉泰语谚语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韦琴;外来语对老挝语及老挝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筠;西宁方言的民俗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晓玲;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留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9 黄玮;莆田西园村婚俗用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广贵;建瓯民俗事象中的“语言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旭;;上古汉语空间范畴的语法化方式[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刘畅;;“以来”意义中的时空认知[J];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01期
3 兰小云;;试析“目前”的词汇化过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宋伶俐;;尔苏语动词趋向前缀和体标记[J];民族语文;2006年03期
5 王晓凌;;补语“起来”的隐喻认知过程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淑杰;;俄汉“上”、“下”之对比[J];文教资料;2008年23期
7 王灿龙;;试论“在”字方所短语的句法分布[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1期
8 李晋霞;刘云;;从概念域看单音方位词语法化的非匀质性[J];语言科学;2006年04期
9 念颖;;“从来”的词汇化及其演变机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邱莉芹,邓根芹,顾元华;浅谈“哪里”的否定用法[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雪凝 张金圈 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空间问题研究的新创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红霞;普通话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陈丽;汉语转折范畴的历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薛玉萍;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金美顺;空间形容词“深”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路茜男;趋向动词“起来”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莹;现代汉语语篇中的隐现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韩蓉;“下来”“下去”语法化过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颜晓平;[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董晓光;语义空间的语篇构型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6 王丽晗;留学生习得汉语方向动词的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0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3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