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汉语”
本文关键词:试论“当代汉语”
【摘要】:当代汉语的提出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时至今日,它早已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学术概念,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很多模糊之处,因此有必要加以探讨和厘清。当代汉语概念的产生基础可以概括为三个着眼点:着眼于语言事实,着眼于语言研究,着眼于语言应用;它的时间范围基本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重合;它与现代汉语是包含关系,即属于整个现代汉语的一个下位发展阶段。当代汉语研究应当在当代汉语语言观的指导下进行,其中主要包括新的系统观、发展观和规范观。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关键词】: 当代汉语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史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ZD133)
【分类号】:H109.4
【正文快照】: 时至今日,“当代汉语”早已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了,但是,人们迄今为止还没有对它进行过完整、准确的界定和表述,这就造成了许多模糊不清之处。比如,当代汉语的提出依据是什么,它的起始点在哪里,它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它的提出有无必要,它的提出给我们的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晏斌;;当代汉语中的贬词褒化和中性化现象[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杨华;浅议生造词语的判定和规范问题[J];求是学刊;2002年01期
3 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5 周光庆;;当代汉语词汇研究之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苏培成;;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黄大方;现当代汉语他动词的增长及其在香港社会中的表现[J];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8 刁晏斌;;现代汉语词义感情色彩的两次大规模变迁[J];文化学刊;2007年06期
9 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J];文学评论;1999年04期
10 曹洁萍;;当代汉语词汇大裂变现象探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世洪;;关于假装的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对中国后语言哲学的一个思考[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2 陈杰;;语言之象与语言之相——语言批判及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运用[J];外语学刊;2012年01期
3 李大勤;杨锡彭;王亚飞;;方光焘先生语言学思想探微——《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读后[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谭汝为;;将语言学研究引上常青之路——新世纪崛起的语言应用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钟蕊;浅析新时期小说中精英的启蒙价值[J];莆田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黄均凤;;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哲学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周翠英;“酷”字源流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师存勋;;试论“燕行录”中藏传佛教消极形象产生的原因[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9 李晓云;“形容词+过”句式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冯雪俊;;秦汉时期汉语文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现瑶;付莉;;《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魏志成;;汉英语言关系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群;;群儒的挽歌,灵魂的舞蹈——徐坤小说语言刍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邹晓辉;;优化“语义信息处理”的新方法与实施例——从“一词泛读”到“释义字组”再到“一字精读”[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谢俊英;;新词语发现手段和新词语词典编纂浅谈[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蒋伟伟;;关于PSC说话项词汇、语法评判中若干难点的调查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楠;;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海鹰;;试论我国推广标准语的三个阶段[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10 张普;;流通度在IT术语识别中的应用分析——关于术语、术语学、术语数据库的研究[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梦甜;汉英称谓语对比研究与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艳艳;“V一把”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志成;现代汉语疑问句习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思海;《醒世姻缘传》“被”字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玉红;《世说新语》被动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寻亮;汉英二语教材文化主体性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祖艳凤;留学生程度副词“比较”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9 肖惠萍;博客标题语言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谢蓓;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角度看“xx门”现象[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2 李茂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性质[J];齐鲁学刊;2004年02期
3 杨华;浅议生造词语的判定和规范问题[J];求是学刊;2002年01期
4 王一川;;倾听跨体文学潮[J];山花;1999年01期
5 徐通锵;;“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6 徐通锵;;“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兼评汉语研究中的“印欧语的眼光”[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3期
7 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8 邵敬敏;罗晓英;;“别”字句语法意义及其对否定项的选择[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9 邢红兵;信息领域汉英术语的特征及其在语料中的分布规律[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0年03期
10 郭睦兰;九十年代汉语中的外来词[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晏斌;对现代汉语史研究的思考[J];理论界;2004年04期
2 刁晏斌;;现代汉语修辞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J];修辞学习;2007年05期
3 刁晏斌;形容词的指称用法及其发展[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刁晏斌;;《新著国语文法》与现代汉语史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蒋可心;;当代汉语词语音节形式的变化及其对词汇系统的影响[J];求是学刊;2006年04期
6 刁晏斌;;现代汉语词的音节及其发展变化[J];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01期
7 刁晏斌;对外汉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刁晏斌;;现代汉语量词的显现与潜藏[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刁晏斌;;当代汉语修辞造词中的多辞格并用现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裴昕月;;“同志”义在现代汉语史上的演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华;;积极应对家庭的发展变化,争取有个温暖的家[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一华;;积极应对家庭的发展变化 争取有个温暖的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友民;罗钧;;我国行政伦理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变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晓娅;曹守和;;我国中学体操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郑珏;;浅谈我国铁路大提速前后信号技术的发展[A];河南省铁道学会2007年学术活动月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王立海;何娜;;黑龙江省畜力集材发展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2 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创新发展论文集[C];2009年
7 孙现瑶;付莉;;《人民日报》50年来文章标题的语言变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肖枫;;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9 曾守锤;李其维;;学前儿童对真实与想象的互动性事件的现实性监测的发展变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云升;徐钦敏;;科协工作的活力在于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邓婷婷 张敏;“政协江淮行”采访团高度评价我市发展变化[N];巢湖日报;2011年
2 刘振国;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记者 王荣琦 谢文君;辽宁的发展变化令人眼前一亮[N];辽宁日报;2011年
4 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崔荣汉;为大连的发展变化感到欣慰[N];大连日报;2009年
5 王智慧 王鹏展 特约通讯员 邵天江;感受发展变化 坚定理想信念[N];中国国防报;2011年
6 记者 高玉洁 蒋翠莲;共话发展变化 展望美好未来[N];西藏日报;2005年
7 记者 刘红亮;郴州发展变化很大[N];郴州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师啸;科技的魅力[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冯晓荣邋万君;十四年的不尽牵挂 十四年的发展变化[N];陕西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程鹃;开放潮 涌江西[N];江西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晏斌;虚义动词论[D];南开大学;2004年
2 李赞;论运动员竞技子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特征[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杨庆文;当代中国刑法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魏兆惠;周秦两汉连动式的发展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郭林生;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毛建平;起诉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宋桂英;晚清山东团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革平;中国金融市场最优均衡理论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9 张立平;关于形态变化对语序及主语脱落影响的历时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李明;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Z,
本文编号:545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4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