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框架理论视角下的认知文体分析
本文关键词:语境框架理论视角下的认知文体分析
【摘要】:语境框架理论是认知文体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该理论旨在解释读者如何通过建立、维持、激活和修补语境框架以加工文学语篇,其核心是强调心理表征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其在认知文体学研究中可操作性较强。语境框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对促进认知科学、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境框架理论 认知文体学 文学语篇分析
【分类号】:H0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Mark Turner曾指出,从认知角度进行文学研究的优势之一是这种研究能够吸纳认知领域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长久保持旺盛的学术生命力。[1]Catherine Emmott提出的语境框架理论(Contextual Frame Theory)[2]就是在融合话语分析及人工智能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晓军;;认知科学背景上的文学研究概览[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2 唐伟胜;;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叙事理解[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认知诗学解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苏晓军;;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J];外国语文;2009年02期
3 李慧;;文体前景化的认知诗学视角[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伟胜;;叙事进程与多层次动态交流——评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唐伟胜;;阅读效果还是心理表征?——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的分歧与联系[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3 唐伟胜;;阐释还是诗学,借鉴还是超越——再论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的共存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唐伟胜;;“可然世界”理论及其对“叙事世界”的解释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苏晓军;;认知文体学研究:选择性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司建国;;关联理论对戏剧《沉默侍者》中非关联和无关联会话的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述辉;从语境框架理论视角解读《阳光下的罪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刘振华;对《春江花月夜》的认知文体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9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8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