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说文解字》编排原则之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15 00:15

  本文关键词:《说文解字》编排原则之新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据形系联 据声系联 编排原则 《说文解字》


【摘要】: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文字所从之"类"(后世称为"部首")编排的字书,是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文字学、语言学和辞书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形成了我国的"说文学"。前辈学者认为,《说文》全书仅仅采用了"据形系联"一种编排原则。据我们研究,整部《说文》包含着两种编排原则,即"据形系联"与"据声系联"。"据形系联"属于主体的、显明的编排原则,而"据声系联"则属于补充的、暗隐的编排原则。本文旨在揭示"据形系联"与"据声系联"两种编排原则在《说文》中的运用及其对后世辞书编撰、"右文"说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据形系联 据声系联 编排原则 《说文解字》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学位点建设项目(2014XWP-S05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61
【正文快照】: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文字所从之“类”(后世称为“部首”)编排的字书,是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文字学、语言学和辞书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而形成了我国的“说文学”、“六书学”和辞书学。黄侃先生说:“夫所谓‘学’者,有系统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道彬;;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张劲秋;据境索义与文言词语训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石田田;;对《尔雅》编排体例的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张茂发;;析“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6 何丽敏;刘芳池;;帛书《五十二病方》通假字语音关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刘宏宇;;“不速之客”的两点语言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林海鹰;试论《太平御览》对校勘《释名》的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9 黎千驹;;“音近义通”原理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张猛;;关于训诂批评的几个基本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能;高福聚;;古汉字中的建筑遗迹[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卪旭;;《玉篇》“mp,清mp”疏证[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3 杨薇薇;;借形字浅论[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冬英;《尔雅》普通语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婧;黄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8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赫兰国;辽金元时期的杜诗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中博;《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项云莎;戴震《方言疏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书平;从郑玄《毛诗笺》看汉代训诂学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婷玉;海东汉文碑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星华;贾谊《新书》校注商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锋;《五十二病方》及其所载“茱萸”相关药名考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叶姝;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神、怪、人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安沙沙;唐写本《新修本草》词汇释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语;;“走”部与“哭”部之据形系联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2 谭爽;;试论《说文解字》部首次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胡骄键;;《说文解字》部首排序的“思想原则”刍议[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4 康国章;《说文解字》的字典编纂成就[J];殷都学刊;2001年02期

5 金小春;;《说文》部首以音相次例[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6 康国章;许慎的部首概念及编排实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刘恒友;;《说文》“句”声字探微[J];长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陈平;“据形系联”、“杂而不越”——《说文》部首间相互系联方式试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管军;罗小娟;;小议《说文》土部所反映的宅居情况[J];作家;2011年04期

10 刘玮;;中国字典的开山之作——《说文解字》[J];河北自学考试;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彦;《说文解字》的字典性质及其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2 韦静;《现代汉语词典》月部字(含“Q儭辈浚┮庖逑低逞芯縖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3 刘恒友;《说文》亦声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超;宋本《玉篇》与《说文解字》的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阳名强;《说文解字注》“凡”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6 袁园;《说文解字》部首次第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卢翠;《说文解字》颜色字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7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7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