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喻标记”与“比喻施为”
本文关键词:论“比喻标记”与“比喻施为”
【摘要】:比喻表达的有标记形式可划分出如下四个层次和类型:1.用"比喻"、"比方"等称说比喻现象和描述比喻行为的词(称"比喻同义词群")及其多个组合形式,点明所用或所记录的表达行为或言语形式是比喻。2.用"比喻同义词群"及相关短语,充当"特殊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3.用"比喻词"如"像"、"好比"、"是"等词汇手段。4.不用比喻词而是通过语法手段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上述四类,比喻标记的显隐程度和强弱程度,呈递减关系,第一类最为显强,第四类最隐最弱。前两类标记的,可看作"显性比喻施为句"。第三类标记的,可看作"隐性比喻施为句"。不同的比喻标记,相应地可形成不同的句式和篇章结构,是表达者言语交际策略和言语风格在词语、句式、篇章结构等不同层面的具体表现。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河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比喻” 比喻标记 显性施为句 语用元语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JA740028)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一、比喻表达的有标记形式及其类型先辨析下面一组笔者自拟的例句:①a1.打个比方sIsIsIsI,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就像sI祖国的花朵。a2.有人写了一句形象的比喻sIsIsIsIsIsIsIsIsIsIsI: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就像sI祖国的花朵。b1.我把sI新中国的少年儿童比喻作sIsIsI祖国的花朵。b2.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胜梅;;从“开个玩笑”的语篇功能看相关词语的词典释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李胜梅;“话说回来”的语用分析[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3 袁妮;;俄语思维施为句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04期
4 李胜梅;;“比喻”:作为一个词[J];当代修辞学;2013年02期
5 李胜梅;;比喻的结构系统[J];当代修辞学;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话语功能[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2 李胜梅;;修辞现象的结构分析方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胜梅;晏梨花;;“说句玩笑话”“开个玩笑”及相关语篇现象[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李胜梅;;“语篇言语块”的理论位置及研究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樊小菲;;现代汉语插入语“你还别说”的语用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11期
6 李胜梅;;精读《修辞学发凡》,感受经典魅力[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陈海波;上世纪后20年比喻研究综述[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陈海波;比喻的信息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5期
9 马国彦;;元话语标记与文本自互文——互文视角中的篇章结构[J];当代修辞学;2010年05期
10 李胜梅;;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凤;;“一般说来”的语用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马国彦;篇章的组块:标记与管界[D];复旦大学;2010年
3 吕为光;现代汉语中由“说”构成的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伊娜;瓯语隐喻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3 陈娅美;喻体特征的认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玲;汉维篇章逻辑衔接关系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曦;句群中的转折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叶云杉;比喻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鸿芳;汉日比喻辞格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张杰;“据说”语篇分析[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刘昱昕;现代汉语实情连接成分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梅;晏梨花;;“说句玩笑话”“开个玩笑”及相关语篇现象[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李胜梅;;“语篇言语块”的理论位置及研究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徐时仪;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李胜梅;;论动作词语的释义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胜梅;;从“开个玩笑”的语篇功能看相关词语的词典释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涂靖;;玩笑话语研究[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7 李胜梅;“话说回来”的语用分析[J];修辞学习;2004年03期
8 李红儒;施为语句的结构—形态特征及其解读[J];中国俄语教学;2003年04期
9 李志勇;施为句的语法形态特征及功能[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4期
10 郭聿楷;施为动词与施为句[J];中国俄语教学;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军;;谈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J];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02期
2 徐默凡;;言说动词的隐现规律[J];修辞学习;2008年01期
3 何自然;语言形式的语用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4 吴剑锋;;显性施为式“我+言说动词”的构式分析[J];现代外语;2011年02期
5 陈成辉,刘绍忠;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陈成辉;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启示[J];云梦学刊;2002年04期
7 刘祥云;;言语行为理论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吴剑峰;;汉语言语行为动词的元话语功能及句类地位[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郭先英;;语用原则与话语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刘京娟;;论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取代“二分说”的缘由[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808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08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