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兼语句学习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00:24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兼语句学习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维吾尔族学生 汉语兼语句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摘要】: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维吾尔语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除用语序、虚词、语调表示语法意义外,附加成分是其表示语法意义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增加了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兼语句是汉语常用特殊句式之一,是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时无法回避的重、难点内容,但因受母语及汉语兼语句自身复杂性的影响,维吾尔族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一些偏误。本文以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兼语句学习偏误为研究对象,在分类分析偏误及偏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对策,以期为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兼语句的学习提供帮助。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交代语料来源等基本问题。第二章:现代汉语兼语句的相关理论。从兼语句名称的发展及其基本结构、兼语句的分类、兼语句与其它句式的区别等方面论述兼语句的相关理论。第三章: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兼语句学习偏误分析。主要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对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兼语句学习中产生的遗漏、误加、误用、错序、回避等偏误的偏误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并探寻造成偏误发生的原因。第四章: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兼语句的教学对策。这一章在第三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提高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学习效率并正确运用汉语兼语句。
【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 汉语兼语句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7-8
- 1.1.1 研究目的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研究现状8-12
- 1.2.1 兼语句偏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8-9
- 1.2.2 兼语句偏误在新疆汉语教学领域的研究9-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语料来源12-13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兼语句的相关理论13-20
- 2.1 兼语句名称的发展及其基本结构13
- 2.2 兼语句的分类13-17
- 2.3 兼语句与其它句式的区别17-20
- 2.3.1 兼语句与双宾句的区别17-18
- 2.3.2 兼语句与连谓句的区别18
- 2.3.3 兼语句与主谓谓语句的区别18-20
- 第三章 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兼语句学习偏误分析20-31
- 3.1 遗漏偏误分析20-23
- 3.1.1 遗漏动词120-21
- 3.1.2 遗漏名词221
- 3.1.3 遗漏动词221-22
- 3.1.4 遗漏动词1和名词222-23
- 3.2 误加偏误分析23-24
- 3.2.1 误加助词23-24
- 3.2.2 重复使用使令动词24
- 3.3 误用偏误分析24-27
- 3.3.1 混用“使”“叫”“让”24-25
- 3.3.2 误用“把”字句25-26
- 3.3.3 误用双宾句26-27
- 3.3.4 其他形式的误用偏误27
- 3.4 错序偏误分析27-28
- 3.5 回避偏误分析28-30
- 3.6 小结30-31
- 第四章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兼语句的教学对策31-42
- 4.1 兼语句基础知识教学31-33
- 4.1.1 基本结构强化训练32
- 4.1.2 讲明使用兼语句的条件32-33
- 4.2 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33-36
- 4.2.1 维汉语对比33-35
- 4.2.2 近义兼语动词对比35
- 4.2.3 必要的正误对比35-36
- 4.3 创造语境,引导学生自主产出兼语句36-37
- 4.4 基于MHK试题的教学对策37-40
- 4.5 小结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强;;论现代汉语兼语句的类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陈有年;连动句与兼语句教学[J];安徽教育;1990年03期
3 周振明;;浅谈汉语连兼融合式及其在维语中的一般表达方式[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司玉英;;双宾兼语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新明;;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导留学生产出“使”字兼语句的教学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曾;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兼语句习得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李玉菲;外国留学生兼语句运用的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10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1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