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变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09 10:48

  本文关键词:变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变译理论 回顾 反思


【摘要】:变译理论的确立给传统翻译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与挑战,自变译观确立以来10余年,变译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可喜成绩,成为重要译论研究领域。本文梳理和回顾变译理论研究,以揭示其在研究主题的范围、研究方法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对变译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其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变译理论 回顾 反思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08YY079)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J10WD7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尽管“变译”一词在1998年才由黄忠廉正式提出,但对变译现象的探索却几乎跟翻译本身一样古老。中国的变译现象显见于初期的佛经翻译,发展于盛唐、明末清初和五四前后;随后全译独霸翻译研究领域,到了20世纪下半叶,社会的急速发展和信息量的逐渐增多,变译重新回归译论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纯;;从描写学派角度论翻译中的变译现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魏家海;;变译论与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之间的对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张永中;;变译的语言适应论诠释[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王琳;;在等效翻译指导下的德语新闻翻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卞建华;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徐翰;许丽芹;;口译中的“变译”方略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7 周青;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3期

8 魏家海;;文学变译的间性协作[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9 黄顺红;;功能翻译理论与变译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黄忠廉;;变译平行语料库概说——以严复《天演论》为例[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凤华;;“歌曲译配”与“歌曲翻译”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付昌玲;从解释学法则看译者身份的转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许磊;翻译中主体因素对文化信息传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刘平;;从鲁迅的《药》中人物命名与翻译谈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吴远庆;李洁平;;从《雨中的猫》的翻译看译者的角色——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盛腊萍;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叶如祥;;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自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邓燕;;大中华文库版《浮生六记》翻译策略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朱慧芬;;生态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老字号”英译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冯全功;;职业翻译能力与MTI笔译教学规划[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张金忠;;对建构汉俄科技术语词典编纂理论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吕佳擂;任东升;;如何确定翻译家的国别归属[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徐佳;;汉译英时政语篇中的动词名词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李芦笛;;从斯坦纳的阐释学角度看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赛、沙《水浒传》英译本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3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宇红;《俄汉详解大词典》视域下的观念词счасть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赵丹丹;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中国高校网页简介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朗;从朱光潜“接着讲”——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2 刘泽权;田璐;刘超朋;;《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的创建[J];当代语言学;2008年04期

3 顾曰国;语料库与语言研究——兼编者的话[J];当代语言学;1998年01期

4 姜其煌;;《红楼梦》西文译本一瞥[J];读书;1980年04期

5 朱虹;文学翻译:中译英琐谈[J];读书;1997年04期

6 张之沧;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曾昭涛;罗其娟;;从读者中心原则看英汉商务翻译策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陈荷荣;;翻译“变通”探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吉良;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沈茜;高职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秋武;;音系研究的历史沿革:回顾与反思[J];外国语言文学;2010年01期

2 王海峰;姚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J];语文研究;2010年03期

3 蒋冀骋;;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4 吕俊;结构·解构·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1年06期

5 史光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贺群;胡文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回顾与反思[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毛延生;;被误解的“顺应”——语言顺应论之深度“误读”反思[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孙南南;反思性教学及其对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黎传绪;简化字问题刍议[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阮金菊;;对外语教师角色的反思(英文)[J];科技信息;2006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保义;;我国英汉语宏观对比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珉;关于“政治”的一个理解[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焦鹏帅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道器相合 学术共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湘屏;新疆改革开放以来汉维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D];新疆大学;2005年

2 李广践;对J.House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济东;隐喻与存在—利科的诠释学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任雪清;变译理论与翻译教学[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赵庆慧;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变译现象[D];西南大学;2009年

6 鲍红梅;哈斯宝《新译<红楼梦>》的翻译技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7 孙睿;变译视角下的广告翻译[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廖春兰;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变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中南大学;2007年

9 马凌珊;同声传译中模糊信息的处理[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丽芳;情景喜剧字幕的幽默翻译[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0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20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