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释“明医”

发布时间:2017-09-15 13:46

  本文关键词:释“明医”


  更多相关文章: 明医 佛经词语 养生论 医经 医生评价


【摘要】:"明医"一词较早见于南北朝时的佛经中,但不是佛教术语,只是译经者借用本土养生论中"明"医的涵义意译而来的概念。宋至明清,"明医"概念脱离宗教传统,进入儒家评价体系,其内涵也随之变化,由启发人心智、提倡内心修养的圣贤转而指称精研医学经典的专业医家,"儒医"则取代了其在医家统绪中的榜样地位。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明医 佛经词语 养生论 医经 医生评价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明医”是对医生的褒称,今日仍常见诸报端。也偶有学者对“明医”一词的用法进行辨析和溯源,但考证略显粗疏,尚未揭示出历史上“明医”的特殊意义。1细绎“明医”一词在不同时代的用法,亦可见其内涵的复杂性。本文即从概念演变角度对“明医”做一考释。一、佛经中的“明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明;古印度佛教医学教育略论[J];法音;2000年04期

2 余新忠;;“良医良相”说源流考论——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驰;程立中;;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童光东,刘惠玲;郑枢扶创白喉虚燥论[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4期

3 刘德胜;储全根;董妍妍;盛明旭;;《太极图说》对孙一奎命门学说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潘胜强;;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茅山道士”形象的演变及成因[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张琼;;从炼丹活动看道教与新教的义理差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赵沛霖;;两种不同人生价值取向的抉择——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试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谭敏;;唐末五代道教神话述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许国敏;张横柳;;仲景伤寒经典著述源流探微[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黄兰英;李其忠;;宋金元伤寒学中审证求因理论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王新蕊;;元明以来北京丫髻山道观文化的历史考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长路;;金元时期医学流派发展的历史反思[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宝龙;;蒙中医学对脏腑认识的异同[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田思胜;;噎膈病名源流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5 王丽慧;;《肘后备急方》急症辨治经验总结[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邓月娥;彭榕华;刘德荣;;《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学术价值浅探[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和中浚;周兴兰;;明清中医学对四诊全面发展的贡献[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兆健;;慧然独悟 昭然共明——禅学与中医心理治疗浅谈[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洪;;中医地域医学研究刍论[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音;;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冬梅;从心论治中风病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庄灿;参芪复方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曾仁宏;鼻部常见病症术语的规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张涛;《伤寒论》六经的诠释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育连;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多中心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吕瑞;中医古籍中治疗瘿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梅;针刺募穴预防卒中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朋金;胶筋挂线法治疗直肠粘膜下瘘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8 吕品;针氧疗法对兔慢性鼻—鼻窦炎模型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赵永青;于道显内丹心性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侯照民;尹志平及其全真道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晴;德国南亚学者彼得·达斯教授在北京大学讲学[J];南亚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雯;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论嵇康的人格美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张霞云;;嵇康的琴论与养生[J];艺术探索;2006年S2期

3 杨君;;嵇康人格探微[J];青年文学家;2011年03期

4 徐西华;;葛洪神仙思想探源[J];中国道教;1983年02期

5 刘玉增;对西方养生论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马征;老庄哲学中的科学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周熠;;叔夜之叹[J];散文百家;2007年08期

8 蔡仲德;嵇康《养生论》等篇中的音乐美学思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9 王玉超;杨华轲;;从《养生论》中再看嵇康[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2期

10 李文祥;;中国古代养生诗词赏析 《过野叟居》赏析[J];长寿;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非非;岳峰;;“九砭”养生论[A];首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孙彪;;长生的追求与技艺——读嵇康《养生论》有感[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佳;;解读嵇康之《养生论》[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贾太谊;贾磊;;嵇康及其养生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岳谦厚;;陈撄宁养生论的现代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吴晓峰;;在养生中体味理想人生境界——《文选》嵇康《养生论》中的自然养生观[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沙涛;沙恒玉;刘维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中的美学思想[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霍秀兰;郑向黎;;谈中医药美容[A];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1997年

9 沙涛;沙恒玉;刘维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美学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彤江;;《云笈七簸》所载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春季养生多梳头[N];医药导报;2008年

2 勇勇;春季梳头益养生[N];上海科技报;2008年

3 小路;宋高宗《嵇康养生论》卷[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4 指导专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周天寒;夏至养生需“吃苦”[N];医药导报;2006年

5 饶宏孝;李渔《闲情偶寄》之养生论(一)[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董绍军;春天,每日梳头过百下[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特约撰稿 海南省第一中医院 倪建豪 主任;体态与养生[N];医药导报;2007年

8 杜昌宏;养生的7大辩证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孙菲;春季梳头养生法[N];宜春日报;2008年

10 黄朝迎;夏至话养生[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嵇康的养生论思想及其美学意义[D];山东大学;2013年

2 姜延;设计养生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3 许孝梅;生命与自由[D];山东大学;2007年

4 董震;董仲舒哲学思想中的人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王海成;《<管子>四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德芬;嵇康养生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杨朝蕾;魏晋论体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江海;老庄思想对嵇康诗文创作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8年

9 吴晶;论嵇康的儒家思想和现实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强;嵇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56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56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