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对译者语言选择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对译者语言选择的影响
【摘要】: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中的"忠实伦理"和"译者道德责任伦理"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融合。二者直接介入翻译过程,影响译者的语言选择,影响的结果分别表现为译本语言层面上的"忠实"和"叛逆"。随着后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译者的翻译思维和翻译方法趋向多元化,译者行为与翻译伦理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更为频繁激烈。鉴于译入语文化语境的复杂性,译者在遵循传统的翻译伦理思想的同时,还应用当前社会主体认可的"价值观"来规范译者的行为,以顺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这是翻译活动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采取的文化生存战略。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翻译伦理 语言选择 价值观 文化生存战略
【基金】: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A类)“中国传统翻译伦理思想与译者的语言选择”(项目编号:JA13138S)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翻译作为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不可避免牵涉到语言的使用。维索尔伦认为讨论语言的使用,就是讨论语言的选择过程,而语言选择就是从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做出的某种顺应。1当然,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无疑受到道德伦理的影响和制约,即翻译具有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虞崇胜;张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要素[J];东南学术;2013年01期
2 张渝;;文化维度下国家主导型信仰模式建构[J];东南学术;2013年02期
3 孙致礼;翻译与叛逆[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4 孙致礼;;译者的职责[J];中国翻译;2007年04期
5 朱志瑜;;翻译研究:规定、描写、伦理[J];中国翻译;2009年03期
6 方梦之;;翻译伦理与翻译实践——谈我国部分英文版专业期刊的编辑和翻译质量[J];中国翻译;2012年02期
7 臧夏雨;;从翻译伦理视角论译者有意识的“不忠”——以电影《叶问Ⅰ》和《翻译风波》为例[J];中国翻译;2012年02期
8 陈来元;;我译《大唐狄公案》的酸甜苦辣[J];中国翻译;2012年02期
9 王东风;;匠心独运,不落恒蹊——《光荣与梦想》翻译评析[J];中国翻译;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立平;宋力源;;基于关联理论的科技英语长难句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段爱红;张慧琴;;协调论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陈芙蓉;刘浩;;翻译职业化视角下的翻译伦理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林夏;李慧芳;;从译者意图看翻译策略与英语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王璐;;“满足读者需求”功能的张显和抑制——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变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黄继兰;;霍克斯红楼梦习语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朱贞翊;;英语电影片名创造性叛逆翻译对翻译审美原则的颠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8 熊婷;;论翻译理论中的质与文,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王春莉;程艳;;功能理论视域下的电影片名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陈水生;;《红楼梦》宗教文化词的翻译伦理与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翟清永;;中国翻译研究的借鉴与创造[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文珍;;创造,顺应还是叛逆?——谈电影译名中中国古诗词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司显柱;;论语境的层次性对翻译的张力关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任东升;;《圣经》汉译与佛经翻译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谢喜堂;钱静芳;黄珏;;关于专利申请文件英汉翻译的思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付克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付克新;;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李海军;从跨文化操纵到文化和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9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陈冬萍;从目的论角度看口译中的积极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蔡雯;目的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谷春娜;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卫阳;从英译古诗看“目的论”之缺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郑颗颗;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小说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曲肖玉;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及其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淑香;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文化误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吴婷婷;论翻译的不确定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多元文化与信仰迷失初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军;“价值观念失范”辨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8期
3 申迎丽,仝亚辉;翻译伦理问题的回归——由《译者》特刊之《回归到伦理问题》出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吴建国;魏清光;;翻译与伦理规范[J];上海翻译;2006年02期
5 苗瑞丹;;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关键——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9期
6 付蓓;韦怀远;;文化民生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J];人民论坛;2011年26期
7 胡素清;;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12期
8 王宗炎;评齐沛合译《基辛格》[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9 施惠玲;;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引领与文化跃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李辽宁;史君;;现代化转型中我国信仰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玫;;从顺应论看电影对文化信息的处理——评电影《功夫熊猫》[J];电影文学;2008年20期
2 崔秀珍;赵梦江;;从顺应论角度看幽默广告语的创作[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魏炜;;维吾尔语在新疆跨民族交际中的使用情况探讨[J];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02期
4 洪溪珧;;从文学文体学视角论小说中风格的翻译[J];作家;2010年08期
5 王鑫童;;以顺应论阐释《老友记》中的非真实性话语[J];海外英语;2011年03期
6 李婧;;汉语奉承语的顺应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欧求忠;;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语言选择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李元胜;;汉语中作为语用策略的言语假信息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田海龙;张迈曾;;语言选择研究的后现代特征[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10 谢妮妮;;论专门用途英语阅读的教学干预[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品晶;;从广告英语看语言选择的语用价值[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谭慧敏;左飚;;词汇语义、认知心理与社会文化—由同志的词义演变调查所引发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凤玲;;论修辞语用中的适应原则[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4 陈雅婷;;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的顺应论阐释[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葛华兰;周洪;;基于Web的气动系统选型与仿真软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葛华兰;周洪;;基于Web的气动系统选型与仿真软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7 徐斌;;从课堂语言透视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席晓青;;演讲语篇中说话者的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肖建华;彭工;;国际学术会议的语言及其效果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宋煜;张子明;;拳击比赛评判系统的软件国际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同耀;教子“七忌”[N];中国电力报;2002年
2 ;玩转MaxBlast Plus[N];电脑报;2002年
3 ;李逵还是李鬼?[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4 ;给女士一个惊喜丹丁DX-8彩蛋MP3[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优雅且实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江苏 尚立新;SoftEther的使用[N];电脑报;2004年
7 陈忠实;难以化释的灼痛[N];文学报;2005年
8 佟乐;身边的RFID[N];网络世界;2007年
9 梅新;华纳要在华发行廉价DVD[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成兆义;升级文件需对号入座[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2 唐晓云;用自己的声音言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邵严毅;蓄意歧义作为言语交际策略的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张艳华;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D];山东大学;2007年
5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侯涛;语言顺应与戏剧文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刘文宇;汉英双语者数字、汉语数词加工及语言选择的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左进;二十世纪美国女剧作家自我书写的语用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汪承平;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语言选择中的权力顺应性[D];山西大学;2004年
2 杨利芳;基于顺应理论分析冗余信息[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宋亚宁;顺应论框架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游娟;顺应论视角下的话语标记语功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徐优平;法院调解的过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常晓晶;顺应理论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7 邵瑞琼;言语反讽的顺应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8 郝海燕;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9 赵瑛香;用顺应理论分析《老友记》中的幽默[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任小华;泰国初级阶段汉语教学语境下的语码转换与语言选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9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6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