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重音理论及汉语重音现象

发布时间:2017-09-18 17:29

  本文关键词:重音理论及汉语重音现象


  更多相关文章: 重音 音步 声调-重音连接律 韵母-重音对应律 信息-重音对应律


【摘要】:本文先讨论重音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然后讨论重音在汉语中的体现,包括对普通话两字组重音新的分析,最后讨论汉语的特点对重音理论的意义。本文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汉语的重音现象十分丰富,而且很多重音规律跟英语是一样的,如循环规则、声调-重音连接律、音步的定义和结构、韵母-重音对应律以及信息-重音对应律。这些研究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重音理论,而且说明,各种语言在重音方面的特性比前人想象的少,而重音的共性比前人想象的多。
【作者单位】: 密歇根大学;
【关键词】重音 音步 声调-重音连接律 韵母-重音对应律 信息-重音对应律
【分类号】:H116
【正文快照】: I.重音理论的起源、发展和争议重音这个概念,在西方语言里应该是由来巳久。本文所说的重音理论,特指1950年代以后出现的生成语法的一部分。几十年来,重音理论有了不少发展,不过尚待研究的问题仍然很多。因篇幅有限,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1.1起源重音理论的英语直译是stress th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J];分子植物育种;2007年02期

2 沈炯;;北京话上声连读的调型组合和节奏形式[J];中国语文;1994年04期

3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J];语言科学;2004年03期

4 王志洁;冯胜利;;声调对比法与北京话双音组的重音类型[J];语言科学;2006年01期

5 端木三;;重音、信息和语言的分类[J];语言科学;2007年05期

6 袁毓林;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英杰;评《马氏文通》的接读代字[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张炜;刘民刚;吴为善;;吴语“Vv+A”韵律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张钟月;;英语句子的重音渗漏解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张小影;;近体诗特殊句法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杨洪升,杨武元;使动式在现代汉语中的生命力[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6 岳凌;;汉语语序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秦华镇;“X化”结构构成限制及条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魏小红;;上声教学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9 田穗;侯天庆;;汉语语序制约因素间配位动因再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曾传禄;;汉语位移事件参照及其格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贾媛;;普通话同音异构两音组重音类型辨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3 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洋;;汉语韵律的语篇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陶建华;蔡莲红;;韵律数字建模与韵律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陶建华;蔡莲红;吴志勇;;基于统计模型的韵律建模方法[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凌锋;王理嘉;;普通话上声深层形式和表层形式[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8 蔡莲红;王永鑫;杨鸿武;;韵律与语法、语义的协同处理[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殷治纲;;基于节拍概念的语言节奏时长描述系统[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10 冯建珍;;说“动词+得/个+形容词”[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于泽;书面韵律信息的作用及其加工机制的即时加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3 林茂灿 ,颜景助 ,孙国华;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J];方言;1984年01期

4 徐世荣;双音节词的音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5 子月;也谈三个上声连读变调的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4期

6 胡炳忠;三声三字组的变调规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1期

7 冯胜利;;动宾倒置与韵律构词法[J];语言科学;2004年03期

8 王洪君;;试论汉语的节奏类型——松紧型[J];语言科学;2004年03期

9 王志洁;冯胜利;;声调对比法与北京话双音组的重音类型[J];语言科学;2006年01期

10 袁毓林;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年01期

2 佚名;谭文锋;;The Rope and the Weather[J];英语大王;2007年Z2期

3 端木三;汉语的节奏[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4 马云霞;定中结构中的跨层音步[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曹育珍;;英汉音步的比较[J];大家;2011年12期

6 覃夫;;对初级擂台一则简评的商榷[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07年01期

7 何俊贤;病联诊治[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99年01期

8 卢冠忠;;论六言诗与骈文六言句韵律及句法之异同[J];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04期

9 张成智;安荣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的译介[J];大家;2011年17期

10 王永艳;;从六字串的自然音步看汉语音步与超音步的张力[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彩梅;李兵;;重音(音步)理论与汉语的词重音系统[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2 北塔;;论十四行诗式的中国化[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小萍;;英语词重音的参数设定与规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瑞祥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童谣特性解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本文编号:876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76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