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轻声韵律习得偏误分析
本文关键词:日本高级汉语学习者汉语轻声韵律习得偏误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T2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
【关键词】: 汉语二语习得 日本学生 轻声 语音偏误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语言的韵律研究及外语口音探析”(13BYY009)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音韵律的跨语言比较及二语韵律的偏误分析与自动评测”(2010JDXM024)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0.引言汉语是声调语言,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总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许多难点中,最敏感最影响可懂度的是声调”(朱川,1997:591),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外语母语者学习汉语时声调偏误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欧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茂灿 ,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年03期
2 张林军;;母语经验对留学生汉语声调范畴化知觉的影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3 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实验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4 朱川;汉日超音质特征对比实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谯燕;日语的节奏单元试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7年02期
6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7 刘艺;;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1期
8 刘佳平;;日本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声调偏误调查报告[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3期
9 郑秀芝;谈谈对外汉语课的轻声教学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S1期
10 余瑾,王华;尼泊尔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玉珍;轻声论说[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2 焦丽;石恒;;白城话单字调、轻声的音高表现及简要音系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左岩;浅析韵律研究中的几个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1999年S1期
4 年玉萍;王发科;;宝鸡方言轻声的语音图谱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胡伟;;常德方言轻音音节的声学特征[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米嘉瑗;;轻声辨正[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李华;李亚男;;普通话轻声音高性质初探[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路继伦,王嘉龄;关于轻声的界定[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9 侍建国;;轻声:北京话声调的空调类——兼论生成规则的语言学依据[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10 吴阿华 ,吴淑珍;利用电子切音器研究普通话中音节的感知阈值[J];电声技术;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沈冬烨;时书菊;王佳;张劲松;;中日语音节奏的声学特征对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谢仁友;;辞书中标注轻声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4 张彦;;德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姢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煜刚;于水源;谷洁平;;轻声知觉中时长和声调的作用[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林建平;;轻重与“方言语调”[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杨红华;;南宁普通话的语调、语气词及其声学表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群生;王彩豫;;略论普通话“轻重音”的“异化”现象[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廖广莉;;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中轻声词的频率效应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靖;北京话音节发音的时间结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3 殷治纲;汉语普通话朗读语篇节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陈_g;基于超声波检测的汉语普通话基础元音发音的舌体运动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5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7 王茂林;普通话自然话语的韵律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高云峰;声调感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逸飞;汉西语音对比以及针对西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唯娜;汉语双音节词语VCV序列双向协同发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张颖;浅谈亚裔儿童汉语声调的习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艾溢芳;《北京话语音读本》整理与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杨璐;北京话双音节词重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9 吴君如;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感知空间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10 姜慈映;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静,王阳;论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声调”的纠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3 路继伦,王嘉龄;关于轻声的界定[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4 林茂灿 ,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年03期
5 刘俐李;焉耆音系记略[J];方言;1988年01期
6 俞敏;北京口语里的多音入声字[J];方言;1995年01期
7 魏钢强;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J];方言;2000年01期
8 李荣;考本字甘苦[J];方言;1997年01期
9 姜晓红;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一些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学联声缓 日本学生争取民主权利[J];人民教育;1950年08期
2 肖辉;出国与归国[J];出国与就业;2001年05期
3 柴舟;;“以德报怨”与“以怨报德”[J];咬文嚼字;2007年12期
4 慧生;;唐人街的语言[J];语文建设;1993年01期
5 唐维珍;从日本学生的“上山下乡”说起……[J];宁夏教育;1993年Z2期
6 齐翔;;我最初的日本学生(三) 我从日本人身上学到的……[J];小演奏家;2006年03期
7 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少年读者(中学版);2004年05期
8 董玉国;;对日本学生鼻韵母音的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4期
9 周艳梅;;谈日本学生学习汉语时母语中的汉日同形词的迁移现象[J];语文知识;2009年01期
10 李冰;;词形影响日本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雷;殷敏;时海波;A.Miyoshi;N.Ueda;朱杰;陈钢;M.Takaoka;;日本大学生与中国留学生公寓中螨的对比研究[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史荣恩;;懒是惯出来的[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3 段日成;张劲松;曹文;解焱陆;;日本学生汉语发音方式偏误的自动评测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4 孙悦;张劲松;解焱陆;曹文;;日本学生汉语阳平和上声的知觉训练——训练效果的初步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5 时书菊;张劲松;解焱陆;;日本学生汉语发音节奏的自动评测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6 穆冀康;;从一个角度体会改革开放三十年[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岛爱子;;“音读”和“训读”对日本人学习汉语的影响[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祝慧;日本实施“减压式”教育后 学生数理成绩下滑[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林实;日媒称中国留学生综合素质超过日本学生[N];工人日报;2012年
3 北京月坛中学高三学生 孙冉;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N];中国妇女报;2001年
4 记者 赵良英 通讯员 高作银;日本高中生代表团访问湖北[N];湖北日报;2011年
5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夏志涛;日本高中生代表团访问我省[N];湖北日报;2010年
6 《Do科学》主编 山口一臣;培养孩子的“科学之心”[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李茂 编译;日本国际排名下滑 教育争论再起[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记者陈超;中、美、日学生各有不同[N];科技日报;2002年
9 ;日本:高中生最缺乏学习动机[N];中国教师报;2006年
10 王倩 王健;中日学生差异明显[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藤百合;初级汉语水平日本学生的上声偏误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马萍;基于字形对比的对日本学生的集中识字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汤慧芹;日本学生汉日同形词习得情况的调查与教学建议[D];复旦大学;2009年
4 带谷朋子;怎么教“了”?[D];苏州大学;2012年
5 王亚妮;汉日同形词对日本学生汉语学习的负迁移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李明月;母语负迁移影响下日本学生常见的数量词语法错误分析[D];兰州大学;2013年
7 白云;日本学生“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横田尚子;CSL中级日本学生读写认知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沈瑞;日本学生陈述语气词习得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丁雪;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9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