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偏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1:24

  本文关键词: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偏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郭德纲 相声 偏离


【摘要】:相声,是中国传统的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带领着他的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传统形式和技法与现实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他的相声中许多经典台词被世人模仿,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由于语言差异,国外学者对相声的研究很少见。近年来,网络上对郭德纲相声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是从语言学角度专门研究郭德纲相声的著作也不多。幽默搞笑的语言是郭德纲相声独具魅力的重要原因。自王希杰先生提出“零度偏离”理论之后,它逐渐成为语言学界和修辞界谈论和研究的热点。此理论是二十世纪80年代语言学理论,零度即语言表达的规范形式,偏离即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发生的变异形式。目前国内利用偏离理论研究的只是一些文学作品、小品、电影如何制造幽默的,而对相声幽默语言分析研究很少。本文尝试着应用偏离理论,选取郭德纲近70段具有典型性相声的一些语言材料,探讨其相声中的偏离现象,经过不断地分析,得出了一些隐藏在复杂语言中的那些偏离形式。针对郭德纲那些典型相声的分析可以看到,对语言常规的偏离是郭德纲相声设置“包袱”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郭德纲还充分利用了语言思维逻辑的偏离和语用学上的交际原则的偏离来达到幽默的效果。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课题来源,郭德纲相声的研究现状、偏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从语言常规角度来分析郭德纲相声的偏离,按照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的顺序来分析的。第三部分是从语言思维逻辑角度来分析郭德纲相声的,按照思维逻辑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顺序来论述其相声的偏离。第四部分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郭德纲相声的偏离,采用合作原则和礼貌策略的理论,分别阐释其相声的偏离。本文只是尝试着用偏离理论来分析、探究郭德纲相声的语言,以期可以为偏离理论提供更加丰富的语料,同时又为传统相声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当然在文章里,由于本人的能力局限,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郭德纲 相声 偏离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课题来源8
  • 1.2 郭德纲相声及其研究现状8-9
  • 1.3 偏离理论及其研究现状9-11
  • 1.4 本文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意义11-12
  • 第2章 语言常规偏离分析12-30
  • 2.1 语音运用偏离12-17
  • 2.1.1 谐音13-14
  • 2.1.2 停顿14-16
  • 2.1.3 押韵16-17
  • 2.2 词汇运用偏离17-24
  • 2.2.1 仿拟17-18
  • 2.2.2 曲解18-20
  • 2.2.3 方言词汇20-21
  • 2.2.4 改变词语的色彩21-24
  • 2.3 语法运用偏离24-27
  • 2.3.1 改变词性24-26
  • 2.3.2 改变语序26
  • 2.3.3 改变搭配26-27
  • 2.4 汉字运用偏离27-30
  • 第3章 语言思维逻辑偏离30-42
  • 3.1. 概念偏离30-35
  • 3.1.1. 利用词语的多义性31-32
  • 3.1.2 利用语境的模糊32-33
  • 3.1.3 利用概念种属关系的模糊33-35
  • 3.2 判断偏离35-38
  • 3.2.1 虚假判断35-36
  • 3.2.2 判断中的双关36-37
  • 3.2.3 隐含判断37-38
  • 3.3 推理偏离38-42
  • 3.3.1 前提不正确39-40
  • 3.3.2 推理形式不正确40-42
  • 第4章 交际原则偏离分析42-56
  • 4.1 合作原则偏离42-50
  • 4.1.1 量的准则偏离42-44
  • 4.1.2 质的准则偏离44-45
  • 4.1.3 关系准则偏离45-47
  • 4.1.4 方式准则偏离47-50
  • 4.2 礼貌策略偏离50-56
  • 4.2.1 对贬己尊人准则的偏离51-52
  • 4.2.2 对称呼准则的偏离52-53
  • 4.2.3 对文雅准则的偏离53-54
  • 4.2.4 对求同准则的偏离54-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秋风;;传统的复活[J];中国海关;2009年04期

2 拾禾;;“三俗”的郭德纲[J];当代经理人;2010年09期

3 刘东超;孙骥;;郭德纲:今天相声的另一种说法[J];博览群书;2013年04期

4 朱丽;;郭德纲的“花盆儿”[J];公关世界;2013年02期

5 钱强;;非著名郭德纲[J];百姓;2006年01期

6 徐梅;;郭德纲 真话到底在哪里?[J];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04期

7 吴虹飞;陈琛;徐梅;彭苏;;“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J];书摘;2006年05期

8 刘牧洋;;郭德纲:“要相声教育人,是犯罪”[J];共产党员;2007年04期

9 张屹;;郭德纲:抬头看演员,没有相声人[J];报林;2008年03期

10 李伟建;;透视“郭德纲现象”和“小沈阳现象”[J];曲艺;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冬;郭德纲做传统艺术蹿红了[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郭德纲现象”搅动笑林[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司马童;郭德纲不理“锅得缸”的三大聪明[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4 北京资深媒体人士 信海光;警惕郭德纲事件的负面示范效应[N];深圳商报;2010年

5 姜伯静;郭德纲式逻辑要不得[N];深圳商报;2012年

6 本版撰稿 王青笠;郭德纲:有些说相声的就是奴才[N];华夏时报;2005年

7 谢德裕;郭德纲热的冷思考[N];安徽日报;2006年

8 水晶;只有一个郭德纲是不够的[N];北京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胡劲华;郭德纲:洗牌还是招安[N];财经时报;2006年

10 隗瑞艳;郭德纲:担当不了拯救相声的重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婵;郭德纲相声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刘薇;郭德纲相声语言中的反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于日辉;郭德纲被批“三俗”事件的文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楠;郭德纲相声的语言特色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房晓;郭德纲相声语言的偏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储冰;郭德纲相声语言的衔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7 梁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中郭德纲相声的正能量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8 舒静;语用分析郭德纲相声中的言语幽默[D];南昌大学;2014年

9 王莉;费斯克“生产者式文本”理论下郭德纲相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康;探究郭德纲相声中重复引发的幽默效果[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1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91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