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文化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16:26

  本文关键词:带“马”字的指人名词文化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指人名词 隐喻 文化


【摘要】:“动物指人”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也是近几年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动物指人”现象的研究集中在多种动物的比较研究上。对一种动物指人现象的深入研究不多。“马”在华夏文明的衍生和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人尤尚马。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许多带“马”字的指人名词。论文首先对带“马”字的指人名词进行界定,选取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42例带“马”字的指人名词进行来源探析,归纳了该类词语主要源于文学作品、古代军政、民间传说以及文化交融之中。其次,论文一方面从隐喻学角度,对该类带“马”字的指人名词产生的隐喻学理据、工作机制、语义突显形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探析了该类词语的语义和结构。另一方面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出发,深入探究该类词语产生的文化根源。最后,论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给该类词的的教学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也为国俗语义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补充。
【关键词】: 指人名词 隐喻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0.1 选题理由7
  • 0.2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7-8
  • 0.3 动物指人现象的研究现状8-12
  • 0.3.1 动物指人现象的认知研究8-10
  • 0.3.2 动物指人现象的文化研究10-11
  • 0.3.3 关于动物“马”的语言文化研究现状11-12
  • 0.4 语料来源12-14
  • 第一章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来源考证14-19
  • 1.1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界定14
  • 1.2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来源14-18
  • 1.2.1 源自古代文学作品14-15
  • 1.2.2 源自古代军政15-16
  • 1.2.3 源自民间传说16-17
  • 1.2.4 源自文化交融17-18
  • 1.3 小结18-19
  • 第二章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认知隐喻分析19-25
  • 2.1 汉语中“人是马”隐喻的产生理据19-20
  • 2.2 汉语中“人是马”隐喻的工作机制20-22
  • 2.2.1 基于相似性的隐喻思维20-21
  • 2.2.2 基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思维21
  • 2.2.3 基于相关性的转喻思维21-22
  • 2.3 汉语中“人是马”隐喻的突显形式22-24
  • 2.3.1 提取式语义突显22-23
  • 2.3.2 融合式语义突显23-24
  • 2.3.3 限制式语义突显24
  • 2.4 小结24-25
  • 第三章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产生的文化渊源25-33
  • 3.1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产生的人类学渊源25-27
  • 3.1.1 马祖祭祀25-26
  • 3.1.2 龙马精神26-27
  • 3.2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产生的政治军事渊源27-29
  • 3.2.1 马的政治军事价值27-28
  • 3.2.2 象棋中的“马”28-29
  • 3.3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产生的哲学渊源29-31
  • 3.3.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9
  • 3.3.2 “阴阳调和”的处世观29-31
  • 3.4 小结31-33
  • 第四章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对外汉语教学33-36
  • 4.1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目标33
  • 4.2 带“马”字的指人名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33-35
  • 4.2.1 来源释义法34
  • 4.2.2 汉外对比法34
  • 4.2.3 分层解析法34
  • 4.2.4 语用归类法34-35
  • 4.2.5 情境释义法35
  • 4.3 小结35-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月松;;汉语动物词语之国俗语义研究[J];汉语学习;2008年06期

2 胡继明;从“马”字汇看中国古代语言文化[J];汉字文化;2004年03期

3 袁陇珍;王小龙;;汉语动物词流行语的隐喻意义构建[J];社科纵横;2012年09期

4 申小龙;语言的人性与人的语言性——论人类语言符号的文化视界[J];学术交流;198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蕾;“Dog”和“狗”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5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95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