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方言变调系统的能产性与其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4 08:31

  本文关键词:汉语方言变调系统的能产性与其理论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生成音系学 实验音系学 连读变调 能产性 优选论 随机优选论 最大熵值语法


【摘要】:在生成音系学中,"音系"特指说话人对语音组织规律的潜在知识。这意味着从语言本身固有的词汇搜集资料的传统方法只能间接地回答生成音系学的研究问题。近年来实验音系学的研究也表明了说话人的音系知识与语言固有词汇中所体现的规律是不对等的。汉语方言的变调系统对音系理论提出了诸多挑战:由于变调在语音和语用角度上的任意性及其在音系系统上的晦暗性,我们对许多变调系统无法在现有的音系理论中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我们在理论上的困惑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因为我们忽略了上面所提到的关于说话人潜在知识的问题。本文通过一系列关于新词与假词的声调实验对普通话、天津话、上海话、台湾闽南话及无锡话的变调系统的能产性进行阐述。这些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变调规律都会完整地在说话人的音系知识中体现出来;某一特定变调规律的能产性与其语音特性、音系上的透明性及其在词汇中的使用频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发现说明我们应该重新回到数据的角度上,用实验方法踏踏实实地对变调系统的数据本质作一个重新的认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这样的数据能够使一些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如关于晦暗性的问题),但也对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如何处理变异和例外及如何模拟习得的过程)。
【作者单位】: 堪萨斯大学;
【关键词】生成音系学 实验音系学 连读变调 能产性 优选论 随机优选论 最大熵值语法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1.引言1.1共时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理论语言学中的共时音系学是指对一特定时刻的音系结构的研究。从描述性的角度来说,其研究对象为语言中语音的组织规律。作为共时音系学的分支之一,生成音系学中的“音系”特指说话人对语音组织规律的潜在知识。传统的生成音系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军;;概率性优选论[J];当代语言学;2007年02期

2 许宝华 ,汤珍珠 ,钱乃荣;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81年02期

3 石锋;;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崇明;语言变异的部分原因及变异种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李斌;;现代英国英语音系的多维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朱晓农,夏剑钦;上海音系[J];国外语言学;1996年02期

4 王嘉龄;实验语音学、生成音系学与汉语轻声音高的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5 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分组统计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6年04期

6 贺俊杰;;管辖音系学的声调理论:发展及应用[J];当代语言学;2010年03期

7 李小凡;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方言;2004年01期

8 杨军;;二语朗读研究的四个基本假设[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9 黄美丽;;土右旗方言单字调声调实验研究[J];城市地理;2014年12期

10 包智明;曹栌文;;汉语声调和生成音系学理论[J];当代语言学;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屈梅娟;;东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李蕾;孟子厚;;长治普通话双音节词语的声调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刘璐莎;;迁居县城的曲堤人的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贝先明;;广州话单字调的音高和时长[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向柠;;广州“地方普通话”单字调的声学实验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贾媛;熊子瑜;李爱军;;甘孜藏汉中介语声调系统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杨若晓;孔江平;;毛南语声调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晓梅;广西融水诶话声调形成的优选论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3 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蒙有义;布努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万光荣;现代汉语二合复句中分句语气异类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郑莉;河北中南部方言声调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茂灿 ,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年03期

2 熊正辉;怎样求出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J];方言;1984年02期

3 王嘉龄;优选论与功能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1期

4 马秋武;OT语法的可学性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鸿琨;;对词缀能产性问题的再认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廖秋玲;黄远振;;英汉“绿色”能产性及语义趋同现象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付爽;;能产性词法及能产性的理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4 顾鸣镝;;构式语法理论中的部分能产性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章琦;;语言的能产性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年07期

6 邹智勇;张武德;;及物-叙事结构的结构能产性和语义自然性[J];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7 顾介鑫;杨亦鸣;;复合构词法能产性及其神经电生理学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3期

8 常月华;;“拼”族词:“拼生活”和“血拼”[J];修辞学习;2007年05期

9 陈龙;;低频词在英语词汇构成中的能产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传芳;;商务英语新语词能产性排序——基于对财富网2000条商务语词的分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小颖;李雅;陶建华;;汉语三字“去+去+去”组重音规则的初步试验[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阳;从日语复合动词前项考察其能产性[D];山西大学;2013年

2 赵(王月);英语中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词汇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10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10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