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如果”类假设连词的语义功能与语用分布

发布时间:2017-09-24 12:09

  本文关键词:“如果”类假设连词的语义功能与语用分布


  更多相关文章: “如果” 假设连词 语义功能 语体特点 使用频率


【摘要】:"如果、要是"等21个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假设连词,是假设句表达非现实情态的主要成分,但其所表假设义的范围大小、程度深浅及其语体色彩都有差异。本文根据这类词在四种不同语义的假设句和不同语体中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其语义语体特点,说明了这些特点与其使用频率之间的密切关联,认为语义功能及语体色彩差异是这类词共时并存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如果” 假设连词 语义功能 语体特点 使用频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句子的非现实情态研究”(项目编号:13BYY11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2YJA74010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表达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2BYY017)的资助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零、引言本文所讨论的假设连词,指在现代汉语中正在使用的,被通行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所收录,且释义为“表示假设”的连词,也包括一些词典上虽未收录,但实际上正在使用的表示假设的连词。②据统计,此类假设连词共21个,现主要按照它们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雪平;;“假定”的语法化[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2 王春辉;;“假设性等级”与汉语条件句[J];汉语学报;2010年04期

3 古川裕;;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论“要”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4 彭小川;杨江;;说“一旦”[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5 陈国华;英汉假设条件句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刘开骅;;选择问句疑问语气词脱落的历时轨迹与内在动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家煊;;“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4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6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中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陈保亚;语言哲学的文本解释与结构解释——从虚拟语态看中西方哲学思维取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张迈曾;;《语言对思维构成的作用—语言对中西方思维影响的研究》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3年03期

4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5 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6 张学成;“只要A,,就B”的句法、语义、语用的制约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7 胡明扬;语义语法范畴[J];汉语学习;1994年01期

8 沈家煊;王冬梅;;“N的V”和“参照体—目标”构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4期

9 邵京;语言差别与思维差异——汉英反事实假设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10 陈国华;英汉假设条件句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安荣;;浅谈“而”字的用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2 张超;李步军;;“果然”是连词吗?[J];辞书研究;2010年01期

3 金美兰;;浅析汉英兼表可能性假设连词[J];教学与管理;2010年15期

4 施元根;说“今”道“古”[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王正勇;‘以’字别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01期

6 郑红枫;;“今”探[J];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12期

7 项石炎;试述文言文表达假设概念的方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8 张金圈;田丽娜;;无棣方言中的后置假设连词“也似的”[J];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9 翟思成;释“则”[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王丽香;;“一概”的语义功能及句法制约[J];语言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星;;英语陈述句中语调的语义功能三分法——利用J·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其语义功能进行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世凯;;语义功能语法的结构主义阐释[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卢烈红;;“何莫非”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胡佳;;普通法汉词典新增文化义项的参考原则与模式[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王振来;;语义功能语法的应用价值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刘红霞;;“AB的VP/NP”结构中的AB的功能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宁琦;;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俄语词组的功能分析[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林芳;;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科技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梅;;索引语义扩展的探讨[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薛庆;张世栋;隋琪;;一种基于服务关联的Web服务发现算法[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楠;试析新时期电视新闻语体特点[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湖北宜都市一中 张海德;谈谈阅读前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诒三;“子见南子”疑案再考[N];光明日报;2010年

4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创新重事实、现象、理论与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胜寒;从“斑鸠的故事”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香;现代汉语“全都”类总括副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郑丽;中古汉语主从连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骞;现代汉语系词“是”与几个相关问题[D];南开大学;2013年

5 陈俊和;现代汉语“X+们”的语义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淑华;晚唐五代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谢洪欣;元明时期汉语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钱兢;面向对韩汉语教学的“还”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永超;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婷;“怎么着”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沈强;论介词短语“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句法生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3 张莉;明清时期山东方言假设连词及相关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冉然;基于语料库对轮机英语中模糊语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崔勇;从语篇角度考察英语独立主格结构[D];浙江大学;2003年

6 罗庆云;《诗经》介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谢莉桢;公安文书语体及其病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美兰;汉语假设连词及其英语对应形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9 苏娟;<韩非子>介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雷玉梅;俄语情态词的功能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11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11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