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比拟和修辞可能世界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26 21:25

  本文关键词:比拟和修辞可能世界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修辞 比拟 可能世界 信仰比拟 移情比拟 错觉比拟 替身比拟


【摘要】:比拟是通过构建作为心智空间的修辞可能世界而形成的一种积极修辞现象。根据修辞可能世界的构建方式,可以将比拟分成信仰比拟、移情比拟、错觉比拟以及替身比拟等四种。这四种比拟都不以比喻为基础。比拟不应只有拟人,还应该包括拟物。文学作品中的人格化、修辞中的比拟和语法中的生命范畴,都是基于相同的认知基础,其间的区别仅在于生命度的逐级降低和可能世界规模的缩小。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积极修辞 比拟 可能世界 信仰比拟 移情比拟 错觉比拟 替身比拟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积极修辞是汉语修辞学研究中的骨干概念,其中“积极”泛指人们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所作的主观努力。很多积极修辞现象是“反现实”的,离不开对世界本体论(ontology)的利用和改造,因此,可以用哲学逻辑研究中的可能世界理论(Possible World Theory)①来解释这些现象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同义;本体与境界——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理论阐释[J];哲学研究;1993年03期

2 朱跃;论人的认知与语义的不确定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刘壮虎;必然性的逻辑分析[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4 张家龙;论本质主义[J];哲学研究;1999年11期

5 林正;论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6 刘叶涛;关于名称和本质的若干思考[J];江汉论坛;2005年01期

7 张微;;本文前面展示的可能世界——一种探索解释学美学的新理论[J];法国研究;1992年02期

8 田润民;“命题=可能世界→真值条件的函项”命题的话题[J];外语教学;1996年03期

9 韦世林;试析夸张辞格的逻辑支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李春泰;论莱布尼兹的可能世界[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泽深;胡浩;;真正的可能性和必然性[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唐晓嘉;陈树文;;认知逻辑的几个语义问题分析[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晓平;;谈谈虚拟蕴涵问题[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4 王文方;王一奇;;对路易士虚拟条件句语意论的一个修正[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5 冯棉;;模态逻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6 季秋;王万森;王新;;人工智能中逻辑学的研究[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硕士研究生论文摘要[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韦世林;;可能世界理论与变异修辞[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9 王启义;;从形式语意论到二维模态语意论[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晓华;;逻辑全能问题研究述评[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季先;理性看待中国贸易顺差可能世界第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中国生态农业最可能世界领先[N];科技日报;2002年

3 刘钢;信息哲学与未来东方科技哲学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蔡曙山;探索人类心智的奥秘[N];光明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顾定槐 田甜;2015,中国化工可能世界第二[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什么是管理?[N];中国经营报;2003年

7 崔卫平;飞毯起来了你走不走?[N];北京日报;2003年

8 《社会科学报》特约记者 计海庆;强调语境化不意味着科学进步无规则[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阎密;“用100%的努力解决1%的问题”[N];国际商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董沛;迎接考验[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玉树;理性与可能世界[D];山西大学;2009年

2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何朝安;涵义的形而上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祝勇;革命语境下的语言暴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7 荣立武;内涵逻辑的哲学基础[D];中山大学;2006年

8 张文琴;反事实条件句和大卫·刘易斯的逻辑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吕进;基于时间和行动规划的知识—意图逻辑[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鹤腾;可能世界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2 赵新波;论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D];燕山大学;2012年

3 郭U,

本文编号:925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25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