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观
本文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观
【摘要】: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著作中对"语法"有多种意义的使用,他既像传统语法学家那样对词序、动名词一致、时态等进行了论述,但他更多的是探讨意义和使用的关系。这一阶段他探讨的核心是意义和无意义、规范和非规范、语义和句法的区分。他的论述主要集中以下三个主题:语法与本质、意义与解释、规则与实践。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语法规则 语言解释 语言实践
【基金】: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言学习观”(项目编号:10YJA740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1.语法与本质分析哲学认为,我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达到对思想的认识(Dummett,M.1993:4)。这是20世纪语言转向的一个重要特点,维特根斯坦说:“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Witt-genstein 1978:I§73)。“不是一个对象的本质永恒,而是这个对象的概念永恒”(Wittgenstein 1978:I§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连义;;“语言共性”与“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和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之一[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01期
2 文炳;陈嘉映;;普通语法、形式语法和哲学语法比较[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3 魏在江;;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石春让;;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5 冉永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6 范连义;;从“生活形式”到语言习得——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思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红;;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勇;张艳峰;;父子冲突话语及其权势关系研究[J];才智;2012年01期
3 张爱珍;林明金;;规则悖论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3期
4 杨文伟;;刍议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5 张丽丽;戴卫平;;生成语法对教学研究的启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6 刘杨;;国外儿童和青少年冲突性话语研究及其启示——基于交际民俗志研究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7 李芳;杨R,
本文编号:928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2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