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同义程度副词“尤其”与“尤为”辨析

发布时间:2017-10-03 19:42

  本文关键词:同义程度副词“尤其”与“尤为”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尤其” “尤为” 突显 语法化程度


【摘要】:"尤其"与"尤为"同是由副词"尤"发展而来的同义程度副词,但"尤其"的句法分布范围更广,句法功能也更灵活,它们在语法意义上也存在微妙的差异:"尤其"表示"主观突显","尤为"表示"客观判定"。本文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对它们进行差异描写,并从它们不同的语法化程度解释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预测了各自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关键词】“尤其” “尤为” 突显 语法化程度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零、引言“尤其”与“尤为”都是由古代表程度的副词“尤”发展而来的同义程度副词。张振羽(2009)对副词“尤其”的词汇化过程及机制有过专文论述,高育花(2010)对汉语中的双音节程度副词“X为”作了历时发展及演变的考察,但还没有人将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考察。这对同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育花;;汉语双音节程度副词“X为”的历史发展及演变[J];长江学术;2010年02期

2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3 巴丹;;极性程度副词“极其”与“极为”[J];汉语学报;2011年02期

4 丁健;;语法化视角下的双音节副连兼类词[J];汉语学习;2011年05期

5 储泽祥;谢晓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6 储泽祥;曹跃香;;固化的“用来”及其相关的句法格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2期

7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8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9 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储泽祥,刘街生;“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足云;“是……的”句式的比较与系统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炜;和丹丹;;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跟”及相关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黄启庆;尹海良;;现代汉语A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及其音变处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陶原珂;;从汉语的词性-义项关系论汉外词典的词性标注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杜衡;李林霞;;技术特征团和外延比较法——对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方法小议[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6 张颖;;程度副词“很”与“非常”[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7 付继伟;;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状况的考察与分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8 吴立红;;名词形化的语义基础[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瑾;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ernd Heine,马壮寰;《语法的认知基础》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2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3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4 李小平;;“果然”的成词过程及用法初探[J];东方论坛;2007年01期

5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述[J];古汉语研究;1990年02期

6 张谊生;;从间接的跨层连用到典型的程度副词——“极其”词汇化和副词化的演化历程和成熟标志[J];古汉语研究;2007年04期

7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8年01期

8 储泽祥;“一个人”的固化及其固化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旷书文;论“程度副语素+为/是”的语法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文斌;;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蕊;单双音节同义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秀伟;“很+N”和“很+有+N”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坤;;《红楼梦》程度副词的分类描写[J];文学教育(上);2007年12期

2 高建宏;谈谈对俄语性质形容词所述特征程度的评价——兼谈性质副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3 金琮镐;韩·中比较程度副词与[+关系]述语共现对比——以“更”和为中心[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4 刘晓惠;《搜神记》程度副词考察[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夏青;;虚词“既”的两种易被忽视的用法[J];辞书研究;2007年01期

6 颜景义;崔香兰;;日语古典语法入门(17)——副词、连体词[J];日语知识;2010年02期

7 张兴禹;现代俄语中程度副词与动词配合中的某些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张桂宾;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赵军;程度副词“顶”的形成与分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2期

10 李宇凤;;程度副词句法语用特点的调查研究——兼论程度副词量性特征与其句法语用特征的对应[J];汉语学习;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程度副词“很”与“非常”[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赵宏;;日语口语中的程度副词使用特征[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3 付继伟;;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状况的考察与分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刘晓梅;;汉语贬义高义程度副词略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5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彩霞;;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尹绍华;;浅谈羡余成分造成的语病[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琳宏;林鸿飞;杨志豪;;基于语义理解的文本倾向性识别机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章剑锋;张奇;吴立德;黄萱菁;;中文评论挖掘中的主观性关系抽取[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娟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留学生与本族人汉语程度副词使用情况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郑u&春;欧盟外交突显欧洲色彩[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3 李国斌 江村;物流“热潮”突显新财源[N];中国信息报;2001年

4 记者 郑u&春;欧盟外交活跃 突显欧洲色彩[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路俊智;中兴获15.7亿元合同突显国产实力[N];中国电子报;2002年

6 李占春;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显“特色”二字[N];江西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周建华;大盘不变 黑马突显[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钱晓鸣;地方特色突显优势块状经济让浙江从容[N];市场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彭瑞财;闯出去冲进来 电信业突显WTO融合趋势[N];通信信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宁;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共现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陈侃;现代汉语高量级程度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文杰;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危艳丽;汉英模糊量表达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瑞红;程度副词与动词的搭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宋秀平;突显、输出和注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宋仲玲;知觉对股价的作用:映射认知有限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钱兢;面向对韩汉语教学的“还”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洁;《儿女英雄传》程度副词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慧;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很”的偏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方波;自然语言理解中副词修饰作用的研究及其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静;《敦煌愿文集》程度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换玲;魏晋南北朝汉译佛经程度副词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6 李颜弟;表程度范畴的负面语义源词语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7 李信玉;中韩高中英语教材中的程度副词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周丽萍;程度副词对VP的选择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9 黄慧玲;闽南语“低量级程度副词+形容重叠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朴闰柱;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6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6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b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