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韩语汉字音和汉语的语音比较

发布时间:2017-10-03 23:35

  本文关键词:韩语汉字音和汉语的语音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韩语汉字音 中古音韵 现代汉语 分析 异同


【摘要】:本文以汉语和韩语的语音音韵为依据,参考汉语中古音韵《广韵》的声韵部,对韩国人学习汉语时所遇到的语音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本文突破了现代汉语语音和韩语语音对比分析的单一模式,借鉴音韵学的知识和中古音韵系统,试图从历史语言学角度阐释韩语语音与汉语语音的内在联系。通过韩语汉字音和汉语中古音韵的对比,揭示现代汉语和韩语语音的区别与联系,探讨汉语中古音韵、韩语汉字音和现代汉语语音三者相关的一些问题。希望对今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基础科学方面有微薄的帮助。本人在对外汉语国别化教学的基础上,对韩语语音进行分析。韩国与中国在历史上的联系和交往,使韩语与汉语存在独特的联系。本文分析比较两种语言的语音异同,再参考中古音韵,结合研究前人大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以及多种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理论:第一,韩语汉字音和中古音韵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韩语在《训民正音》颁布前,是靠汉字记录语音的。韩语中大部分语音词汇借鉴外来语,而汉语又占了很大部分。韩语汉字音和中国音韵的对应关系说明韩语语音和汉语的中古音韵来自同一音源。第二,汉语对韩语的发展和演变有深远影响。韩字是表音文字,它的历史音变虽然与现代汉语的音变现象发展不同,但是基本保留了中古音韵的特征和规律。这加深了我们对韩语语音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改变了韩国人认为学习汉语语音很难的认识。第三,语音联系和语音教学的实际运用。通过语音的对比分析和韩国人出现的汉语语音学习的偏误分析,教学者对语音内在联系的知晓能够有效地规避和纠正学习者的语音偏误,达到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发音区别的示范。
【关键词】:韩语汉字音 中古音韵 现代汉语 分析 异同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55;H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背景8
  • 1.2 研究原因8-9
  • 1.3 研究现状9-12
  • 1.4 韩汉语音比较引入汉语中古音的必要性12-14
  • 2 韩语音系阐述14-20
  • 2.1 韩语辅音系统14-16
  • 2.1.1 中古时期韩语初音14-15
  • 2.1.2 现代韩语辅音系统15-16
  • 2.2 韩语元音系统16-19
  • 2.2.1 中古元音系统16-18
  • 2.2.2 现代韩语元音系统18-19
  • 2.3 韩语韵尾系统19-20
  • 3 现代汉语和汉语中古音的音系阐述20-25
  • 3.1 现代汉语音系20-22
  • 3.1.1 现代汉语声母系统20
  • 3.1.2 现代汉语韵母系统20-22
  • 3.2 汉语中古音系统22-25
  • 3.2.1 汉语中古声母系统22-23
  • 3.2.2 汉语中古韵母系统23-25
  • 4 韩语汉字音和汉语中古音的声母系统比较25-33
  • 4.1 汉韩中古声母系统比较25-27
  • 4.2 汉韩现代声母系统(初声)比较27-30
  • 4.3 汉语中古声母与韩语现代声母比较30-33
  • 5 韩语汉字音和汉语中古音的韵母系统比较33-51
  • 5.1 韩语汉字音和中古音无韵尾的韵母比较33-36
  • 5.2 韩语汉字音和汉语中古音韵有韵尾的韵母比较36-45
  • 5.2.1 韩语汉字音和汉语中古音阳声韵比较36-41
  • 5.2.2 韩语汉字音和汉语中古音入声韵比较41-45
  • 5.3 汉语和韩语汉字音韵母的联系和区别45-51
  • 6 韩语学习者语音偏误分析51-56
  • 6.1 声母偏误成因分析51-53
  • 6.2 韵母偏误成因分析53-54
  • 6.3 关于解决韩国学生语音偏误的教学策略54-56
  • 结束语56-57
  • 参考文献57-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靳葆强;;韩汉语音对比与韩语语音教学[J];黑河学刊;2009年02期

2 姜美勋;;韩语汉字音端组塞音字声母的历史演变[J];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01期

3 张晓曼;试论中韩语言接触及中韩音韵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玉波;汉韩语音对比和汉字音分析及对韩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67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67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