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电影《十二生肖》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6 14:09

  本文关键词:电影《十二生肖》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概念隐喻 电影《十二生肖》 认知语言学


【摘要】: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人们认知的一个主要方式。概念隐喻从认知角度出发,把语言和思想相结合,这使得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把握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本研究具体回答三个问题:电影《十二生肖》中的隐喻句子在何种程度上系统地归入到概念隐喻中;《十二生肖》中隐喻句子在概念隐喻的三个类型中的分布;《十二生肖》中的隐喻句子在各个层次概念隐喻中的体现以及其本体和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电影《十二生肖》中37个隐喻句子可以归结到概念隐喻中,其中22个句子属于本体隐喻,13个句子属于结构隐喻,2个句子属于方位隐喻。在结构隐喻中,电影中的隐喻句子通过概念的种类、量化得以体现,并且本体和喻体通常由熟悉的概念和可量化的概念进行投射。在本体隐喻里,22个语料则主要通过物质事物、容器隐喻以及拟人这三种形式得以体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射从具体事物、边际容器和人类特性中得以传达。在方位隐喻中,句子的概念隐喻特点则体现在上位方向和下位方向两类主要的方位中,其本体和喻体的映射关系通过人体的向上身体体验以及向下的身体体验而得到构建。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里的重要理论,本研究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对语料作探究,对丰富语言学理论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概念隐喻对于应用性研究也具有实践性的意义。
【关键词】:概念隐喻 电影《十二生肖》 认知语言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
【目录】:
  • Abstract in Chinese3-4
  • Abstract4-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3
  • 1.1 Origin of the study9
  • 1.2 Objectives and methods of the study9-10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0-11
  • 1.3.1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10-11
  • 1.3.2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11
  • 1.4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1-1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3-27
  • 2.1 The researches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13-19
  • 2.1.1 The overseas researches13-15
  • 2.1.2 The researches in China15-19
  • 2.2 The studies of fi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19-22
  • 2.3 The studies of the movie Chinese Zodiac22-27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27-33
  • 3.1 Definitions of conceptual metaphor27-29
  • 3.2 Basic elements29-30
  • 3.3 Classification30-33
  • 3.3.1 Structural metaphor30-31
  • 3.3.2 Ontological metaphor31
  • 3.3.3 Orientational metaphor31-33
  • Chapter 4 Methodology33-37
  • 4.1 Research questions33
  • 4.2 Corpora and their collection33-35
  • 4.3 The analysis of corpus35-37
  •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s37-52
  • 5.1 Results37-48
  • 5.1.1 Whether conceptual metaphor account for the language data37
  • 5.1.2 The distribution of metaphorical utterances in conceptual metaphor37
  • 5.1.3 The types and domains of metaphorical utterances in conceptual metaphor37-48
  • 5.1.3.1 Structural metaphors37-41
  • 5.1.3.2 Ontological metaphor41-47
  • 5.1.3.3 Orientational metaphor47-48
  • 5.2 Discussions48-52
  • Chapter 6 Conclusion52-55
  • 6.1 Major findings52-53
  • 6.2 Limitations53
  •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53-55
  • References55-60
  • Appendix 160-62
  • Appendix 262-63
  • Acknowledgements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屠金莉;苏立昌;;中医概念隐喻及其文化特征研究[J];语文学刊;2009年15期

2 王婷;;概念隐喻在诗歌语篇中的连贯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年27期

3 谷化琳;概念隐喻及其引申[J];大学英语;1989年06期

4 李勇忠,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5 陆全;利用概念隐喻提高对词语的理解[J];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6 黄祖江;谈汉语表示“愤怒”的概念隐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陆全,贾启鸿;利用概念隐喻提高对词语的理解[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文旭,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9 徐梦云;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动态投射模型初探:以“爱”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孔秋梅;隐喻——从修辞格隐喻到概念隐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俊;;简论空间概念隐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维真;;跨文化概念隐喻和思维[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袁艳;;网络隐喻的认知性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雁翎;;从众参与者中的概念隐喻:MOREIS GOOD[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海燕;;Evaluating Temporal Metaphors[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高航;;温度的概念隐喻:汉语语料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林佑益;基于认知心理语言的五行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谷浩荣;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藏象学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嘉;论俄语中的概念隐喻[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庆娇;汉语政治语篇的概念隐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王佳宁;大众传媒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组篇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吕新慧;广告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林娜;概念隐喻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6 曹玉姣;《水浒传》概念隐喻的俄译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张国权;英文商业广告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徐婷;Once More to the Lake中概念隐喻认知分析及其汉语译文的认知翻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杨海欧;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雷文;概念隐喻视角下T.S.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非个性化”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83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83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