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主观意愿类反预期表达式
发布时间:2017-10-22 12:26
本文关键词:汉语主观意愿类反预期表达式
【摘要】:主观意愿类反预期是说话人或行为主体主观意愿上有意要实施、选择某种行为或状态,从而违反某种预期的一类反预期。与其他典型的汉语反预期相比,该类反预期具有有意性、可控性、多为未然性等特点。汉语主观意愿类反预期主要包括主体违逆类与主体容忍类两种。主观意愿类评注副词"偏/偏偏/就/非"与结构式"还就/不VP(了)"可以表达主体违逆类反预期,以"宁/宁可/宁肯/宁愿"为标志的容忍性让步句可以表达主体容忍类反预期。当这些表达式与某种预期相关时,它们就是典型的主观意愿类反预期表达式。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
【关键词】: 主观意愿 反预期 主体违逆 主体容忍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现代汉语反预期表达蕴含的句法语用机制”(13C016)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汉语反预期表达式及其习得情况研究”(1254403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一、引言预期与反预期是话语-语用层面的一对概念,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从言谈事件参与者的预期这个角度说,话语中语言成分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分为‘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与‘中性信息’三类。”[1]其中反预期信息引起了学者们更大的关注。早在21世纪以前,国内学者就用“预,
本文编号:1078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7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