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韵府历阶》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7:17
本文关键词:《英华韵府历阶》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英华韵府历阶》 语音系统 南北音系 音系性质 南京官话
【摘要】:明清两代语音在汉语语音史上,特别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末清初和晚清时期,大批西方传教士入华。这些西洋学者的罗马字记音著作,相对于明清韵书、韵图而言,具有明显的优点,也是研究明清汉语官话的绝好材料。美国新教传教士卫三畏编的《英华韵府历阶》,于1843年完成,1844年在澳门出版。作为当年西方传教士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书之一,《英华韵府历阶》一书在汉学史、汉语音韵学、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运用统计法、描写法、比较法等方法,对《英华韵府历阶》的声韵调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将之与《李氏音鉴》、《西儒耳目资》、《华语官话语法》、《官话新约全书》等进行对比,得出了《英华韵府历阶》的音系性质。据分析,《英华韵府历阶》声母共19个(不包括零声母),韵母共54个,其中阴声韵21个、阳声韵19个、入声韵14个。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5个。在语音系统上体现出浊音清化、见精组尚未颚化、“知庄章”尚未卷舌化,寒桓分韵、入声韵尾合并为喉塞音、保留前后鼻音对立,全浊上声字一部分仍念上声、另一部分则并入去声等特点。通过对《英华韵府历阶》语音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了解19世纪前期官话的概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汉语官话语音史的研究。根据比较研究,我们推测,19世纪前期通行的官话,仍以南京官话特征为主,而由于受到帝都的影响,也开始混入一些北京官话的特征。
【关键词】:《英华韵府历阶》 语音系统 南北音系 音系性质 南京官话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1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4
- 一 本课题研究意义6-7
- 二 卫三畏其人其著7-9
- 三 卫三畏研究概况9-13
- 四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13-14
- 第一章 《英华韵府历阶》成书背景和编排体例14-30
- 第一节 《英华韵府历阶》成书背景14-15
- 第二节 《英华韵府历阶》编排体例15-24
- 第三节 《英华韵府历阶》中“粤词官音”现象探究24-27
- 第四节 “官话方言”等名称之界定27-30
- 第二章 《英华韵府历阶》语音系统30-49
- 第一节 《英华韵府历阶》声母30-31
- 第二节 《英华韵府历阶》韵母31-33
- 第三节 《英华韵府历阶》声调33-34
- 第四节 声韵调配合情况34-49
- 第三章 《英华韵府历阶》与北音、南音比较研究49-59
- 第一节 明清官话基础方言探究49-51
- 第二节 《英华韵府历阶》音系与共时北音比较研究51-55
- 第三节 《英华韵府历阶》音系与共时南音比较研究55-59
- 第四章 《英华韵府历阶》音系性质59-69
- 第一节 《英华韵府历阶》音系与《西儒耳目资》对比59-62
- 第二节 《英华韵府历阶》音系与《华语官话语法》对比62-64
- 第三节 《英华韵府历阶》音系与《官话新约全书》对比64-67
- 第四节 《英华韵府历阶》音系性质67-69
- 结语69-71
- 图表附录71-73
- 参考文献73-78
- 后记78-79
-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邓兴锋;《南京官话》所记南京音系音值研究──兼论方言史对汉语史研究的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2 麦耘;朱晓农;;南京方言不是明代官话的基础[J];语言科学;2012年04期
3 杨东晓;;一百年前教外国人说中国话[J];新世纪周刊;2009年19期
4 江莉;;近代来华西方人认识中的汉语官话[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11期
5 岩田宪幸;;从日本江户时代的材料看“南京”、“南京话”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6 曹雯;;汉语会话在日本:明治早期的选择[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7 陈辉;;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记录的汉语官话[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素萍;《英华韵府历阶》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87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8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