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白雪”、“完整的容器”与“理念”——论詹姆斯的改写论与本雅明的翻译观
本文关键词:“皑皑白雪”、“完整的容器”与“理念”——论詹姆斯的改写论与本雅明的翻译观
更多相关文章: 亨利·詹姆斯 瓦尔特·本雅明 改写与翻译 柏拉图的“理念”
【摘要】:詹姆斯以"皑皑白雪"为文学素材的意象,将他的小说及其改写或重读视为雪地上的两行脚印,声称重新审视那"先在的"素材令其产生"绝对之感";无独有偶,本雅明将原作和译作比作拼合一个破碎容器时的两个相邻的碎片,认为译者只有放弃传达意义的愿望和努力才能获得一种自由,从而进入"纯语言"的境界。本文在辨析詹姆斯的改写论及本雅明的翻译观的基础上认为,改写和翻译都是一个再生产的过程,正是这种"生产性"将改写者与译者联系起来,也让我们窥探到詹姆斯与本雅明殊途同归的奥秘及二者共同的价值取向,进而指出在詹姆斯的"绝对"与本雅明的"纯语言"背后隐藏的是柏拉图的"理念",表现出二者对"终极本质"的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瓦尔特·本雅明 改写与翻译 柏拉图的“理念”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引言品时指出: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在论及旧作的改就好像它的素材依然历历在目;一切都能让人写时将文学创作的素材(matter)比作“皑皑白雪”,感觉得到,好比原野上覆盖着的一大片皑皑白雪(a而原作和改写后的作品只不过是留在雪地上的有重shining expanse of snow),我那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谋;本雅明之死[J];读书;2003年02期
2 罗如春;灵韵脉脉尽氤氲——论本雅明的“灵韵”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2003年S1期
3 斯蒂芬·布隆纳;朱宁嘉;;修复碎片:瓦尔特·本雅明的救世唯物主义(第一部分)[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4 马友平;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对本雅明“美”的独特含义的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赵勇;于闽梅;;笔谈:特定历史境遇中的本雅明[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2期
6 李云刚;;整合还是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之争[J];求索;2007年03期
7 纪逗;;本雅明的历史观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3期
8 刘思聪;;震惊体验与艺术的政治化潜能——本雅明论电影与摄影[J];文艺评论;2008年03期
9 马大康;张书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技术——本雅明论艺术与技术[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10 张典;;本雅明的救赎历史观[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加才;;本雅明理论的怀旧主题及其当下意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凤祝;;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尹树广;;本雅明的历史政治哲学(草稿)[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孙斌;张艳芬;;从叙述的没落到电影的兴起:对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5 陈祥勤;;神性语言、柏拉图理念和历史的弥赛亚救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的神性基础[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展;本雅明的天使[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无痕;多面的本雅明[N];北京日报;2001年
3 河西;梦幻童年:本雅明的思想札记[N];文汇报;2003年
4 谭小歌;抗拒机械[N];光明日报;2009年
5 赵武平;“波西米亚人”本雅明的幻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刘建茂;无奈中的智慧与创造[N];河南日报;2004年
7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陈鸿;他在莫斯科流露天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杨栗(书评人);“摄影”的野心[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孙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拉得更近与看得更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4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辉;困与解困:本雅明都市理论的精神视域[D];青岛大学;2010年
2 马友平;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范英豪;论本雅明的赎救美学[D];苏州大学;2002年
4 杜晓娟;论本雅明的文艺批评思想[D];新疆大学;2003年
5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刘建茂;论本雅明的文艺思想[D];郑州大学;2004年
7 姚云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瑞新;论本雅明艺术救赎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亮亮;本雅明文艺生产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7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09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