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海话的使役、被动标记
本文关键词:论上海话的使役、被动标记
【摘要】:上海话的"叫/让/拨"都能表示使役,不过,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使役。论文对此提出了新的归类及其理据。论文主要就"拨"由本来的给予义扩展为被动的语法化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语料的调查和分析后论证了"拨"是经由否定的使役(即不许可)扩展为被动的。从语义上看,只有表示不许可的"拨"才既有使役的解读,又有被动的解读。正是因为它们在语义上的连接才促使"拨"成为使役和被动标记的。
【作者单位】: 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
【关键词】: 上海话 使役 被动 不许可 语法化
【分类号】:H173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北京话的“叫、让”既能表示使役,又能表示被动。与此不同,上海话的“叫、让”虽然有使役的用法,但并没有被动的用法。而被动需要用表给予义的“拨”(相当于北京话的“给”)来表达。有关北京话的“给”从给予到被动的语法化问题,已经有不少先行研究,比如江蓝生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福祥;;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淑美;;框式结构语法化过程中形式和意义的互动关系——以“为……起见”的语法化过程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金宝翠;;论结构助词“得”的产生[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3 于丽娟;;临桂四塘平话中的可能补语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占升平;;常宁方言中“得”的能性用法研究[J];武陵学刊;2013年02期
5 张美兰;;《华语官话语法》中语法问题分析[J];国际汉学;2004年01期
6 叶双;;“得”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J];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2期
7 潘晶虹;何亮;;论“不”在能性述补结构否定式语法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J];安康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8 辛永芬;;豫北浚县方言的“嘞”[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孙利萍;;北方方言中表可能的“了”的历时演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瑶;;徽语祁门方言可能式“得”字句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胡清国;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剑影;现代汉语能性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朴元基;《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丁勇;元代汉语句法专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Y冒,
本文编号:1111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1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