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圣经重译的理念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10-30 09:01

  本文关键词:圣经重译的理念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圣经重译 文学角度 理念 实践


【摘要】:自1908年严复翻译《马可福音》片段开始,中国本土翻译家重译圣经的梦想已有百年。这一梦想有开端,有理论上的探讨,有各种翻译实践。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重译圣经的梦想并未在中国大陆得以实现。通过追踪20世纪以来由中国本土翻译家介入的圣经汉译百年历史,可以探索圣经重译,确切地说,从文学角度重译圣经的理念和实践。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圣经重译 文学角度 理念 实践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一、中国翻译家重译圣经百年史世界范围内的圣经翻译可分为四个时期:(1)犹太教派时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世纪。《圣经》版本主要是希腊文;(2)天主教时期,公元4世纪至1500年。译本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为主;(3)新教时期,1500年至1960年。译本主要是德语、英语;(4)犹太教、天主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火源;;晚明文学和五四新文学观念同异——对周作人发现的引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杨理治;张冉;;对“人”的坚守——浅析周作人的艺术追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汪钰;;《圣经》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朱倩;;苔丝中的季节原型与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水文雯;;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上帝母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卢毅;;章门弟子与近代个性解放思潮[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7 刘星;;民国时期的“法学权威”——一个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8 李秀清;;从结拜兄弟到法科同窗——吴经熊与徐志摩早期交谊之解读[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9 肖玉柱;;基督教“善恶一体”观念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体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桂兴;试论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的情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哈迎飞;;从国家意识、民族认同与思想革命论周作人的启蒙思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马聪;;无数对立事物的调和者——吴经熊对霍姆斯的解读[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3 谌洪果;;充满爱恋、挣扎和希望的这方热土:以吴经熊《超越东西方》为个案看中国宪政的历程[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7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肖秀娟;民国律师执业活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黄江苏;周作人的文学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娜;圣经文本翻译钦定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滕学梅;中国近代翻译语体嬗变初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田静;《小镇畸人》与《圣经》[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万鹏;俞平伯散文创作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二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婷婷;解放与束缚[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保春;论废名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喜泉;论冰心作品中的普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灵;适应选择论视角下严复《马可福音》中译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6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116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