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探索
本文关键词: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探索
【摘要】:新课改实行以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要运用全人发展教育理论,将课题学学习应用于实践当中,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一、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现状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新课改以后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现状,通过详细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导致的原因,为之后的内容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打下基础。本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提出完善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亚恒;;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J];语文建设;2011年10期
2 王豪杰;;大学生就业中汉语言能力的长效作用分析[J];语文建设;2014年2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涛;藏羌大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思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罗晓飞;;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肖双喜,徐玲,黄世祥;管理类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二合一”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吴红;;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解困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刘明,王俊;系统整体性原则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赵小平;;我校课外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杨效忠,陆林,凌善金;旅游资源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以皖南实习基地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周孟平;重视教学查房 带教实习医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郑淑红;;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对策略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惠凌峰;;浅析中小学教科书中非文字符号的认知特性[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2 陈致烽;;坚持案例教学 注重技能培养——《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之体会[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林良章;;课堂教学中“评价语”发展性功效探微[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陈明;赵根田;;“钢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3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沉香;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慧;后工业社会视野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山西大学;2011年
7 王昌善;我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洪进;中师花鸟画意笔写生新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宜宝;中学地理的教学反思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宗贤;中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艳玲;小学音乐课知识与技能板块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倩;后现代视角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常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领悟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那明明;小学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谭敏;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道德教育转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冀伟伟;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柯羽,刘晓凤;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2 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3 陈一凡;;浅谈大学生语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S1期
4 王雅灵;;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德纯;周立群;;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4 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牛铁力;;浅谈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6 蒋黎欣;;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11期
7 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03期
8 赵永达;;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9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1-4期总目次索引[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谷建军;;专业教材与职业教材的互补——汉语言文学教材实践变革[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任心慧;;应用型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淑梅;;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4 阮金生;;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5 ;致谢[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黔西南电视台 杨丽红;汉语言文学在新闻中的几个重要结合点[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杨晚;教你辨别四组“孪生”专业[N];江西日报;2012年
3 记者 王瑟;新疆设1000万元基金支持少数民族文艺创作[N];光明日报;2010年
4 罗庆春 杨荣 汤巧巧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徐希平;民族院校该如何加强汉语言教学[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记者 侯红武;三本院校降分录取[N];山西日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通讯员 周浩;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地区差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刘巽达;对年度流行热词的冷分析[N];光明日报;2013年
8 马效军;全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分数线出炉[N];甘肃日报;2005年
9 ;2005年大学生就业热点[N];济南日报;2005年
10 ;耕耘五十年 桃李满天下[N];中华建筑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立杰;职技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分型培养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年
2 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02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0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