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入声字的归派看《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

发布时间:2017-11-20 13:08

  本文关键词:从入声字的归派看《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


  更多相关文章: 《中原音韵》 入声字 基础方言


【摘要】:文章从入声调的归派以及入声韵的文白异读和齐微韵在元杂剧中的押韵情况入手,讨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问题,认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不是一时一地的方言,而是一个杂糅的系统。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中原音韵》是元代周德清所著的北曲韵书,成书于泰定甲子年(1324)。这部韵书在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方面有着无以取代的地位,诚如王洪君(2007)所言:“《中原音韵》是上承《切韵》、下联现代方言的重要枢纽”。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中原音韵》是一部打破传统韵书束缚、采用时音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静;从元曲异文看清声母入声字的归类[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2 刘静;;《中原音韵》与中原方音语音特点的比较研究——再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J];古汉语研究;2006年01期

3 张玉来;;《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声调的调类与调值[J];古汉语研究;2010年02期

4 李新魁;;《中原音韵》的性质及其代表的音系[J];江汉学报;196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乐乐;;《中原音韵》与《中州音韵》比较研究概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黄薇;;明清官话的标准音研究述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新;;论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元韵谱》里的读音分合[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黎新第;20世纪《中原音韵》音系研究进程与方法回顾[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黎新第;也说“们──每──们”的反复变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王琴;;阜阳方言[■]读[f]现象[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罗杰瑞,梅祖麟;关于官话方言早期发展的一些想法[J];方言;2004年04期

8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述[J];古汉语研究;1990年02期

9 叶宝奎;关于汉语近代音的几个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0年03期

10 耿振生;;再谈近代官话的“标准音”[J];古汉语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勋宁;;“多元一极”模式与中国的语言社会[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2期)[C];2004年

2 刘淑学;李敏;;论《韵略易通》中知系声母的读音分合——以古韵摄字的归部为切入点[A];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六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林颂育;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进安;《韵学集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刘雪霞;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奇;江西境内赣方言动词完成体考察[D];南昌大学;2010年

3 [k文霞;李,

本文编号:1207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07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