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之流行语摭拾
本文关键词:古为今用之流行语摭拾
【摘要】:流行语是最能带上时代烙印,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类语汇。流行语的来源有很多,"古为今用"(又称"旧词新用""古词新义"等)就是来源之一。"达人""饕餮""纠结""崩溃"等词在古汉语中早已有之,由于时间跨度大或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一段时间内不常使用,其本义或本源已鲜为人知,而到当代又演变出新义,其流行新义有着明显的"古为今用"演变过程。求新求变、求真求实的现代社会文化背景,是这些词产生、流传的原因和动力。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临淄区虎山小学政教处;
【基金】:2011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文化视阈下的汉语流行语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汉语流行语研究”(项目编号:zyz2012008)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流行语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受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传媒或其他途径被迅速传播,在一段时间内使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招;;探索红色在中英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应用区别[J];考试周刊;2008年50期
2 周雪,赵国龙,周诗秀;翻译与文化背景[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李黎;对文化交流背景下翻译地位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李百旬;;了解文化差异 走出交际误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24期
5 杨茜;喻体的选择与文化背景[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王哲;;文学翻译浅谈[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江晓雯;;年代的烙印——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文化背景变迁对翻译的影响[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刘丽;;重视英文文化背景,提高大学听力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08年33期
9 杨青;文化背景与阅读理解[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10 袁春花;房晶;;语言的思维与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常纪文;;中国的森林立法及其文化背景[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冷海连;;翻译教学—大学英语遗忘的角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翠哲;;流光溢彩的中国古代漆器——宋元明清的漆器色彩[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立轩;论油画材料在创作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2 宁娟;论曹禺前期剧作中的虚化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42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4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