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演进、规范中的文字现象——正俗、异体、古今、通假、繁简蠡测
本文关键词:文字演进、规范中的文字现象——正俗、异体、古今、通假、繁简蠡测
更多相关文章: 繁简 一人之力 古今字 古代社会 本立而道生 经艺 通假字 正体字 《简化字总表》 朱骏
【摘要】:正文字是上古人民智慧的结晶,并非一人之力所为。文字的功能跨越了时空,承载着各类文化,文字的应用,自始便是通行于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中国的汉字在整个的发展脉络中,表现为多样性。它的发展有赖于分化、合并、规范而进行。汉字适用范围的扩大以及职能的发挥,加上古代社会地域、交通以及缘于各种特殊的因素,屡有变异发生,也有分歧出现,从而造成文字异形的现象普遍。"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
【分类号】:H124
【正文快照】: 文字是上古人民智慧的结晶,并非一人之力所为。文字的功能跨越了时空,承载着各类文化,文字的应用,自始便是通行于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中国的汉字在整个的发展脉络中,表现为多样性。它的发展有赖于分化、合并、规范而进行。汉字适用范围的扩大以及职能的发挥,加上古代社会地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遨;多音义古字的繁简转换[J];编辑之友;2000年06期
2 魏励;关于繁简转换的两个问题[J];语文建设;2001年06期
3 夏书章;繁简之间[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2期
4 陈雪乔;关于“系”字的繁简辨析——兼论几本工具书的繁简对照问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张驰;慎重处理繁简转换[J];文史杂志;2005年03期
6 于保义;;奇怪的“n蕩蕱姟盵J];咬文嚼字;2008年12期
7 省庐;繁简、正异错位[J];咬文嚼字;1996年04期
8 郑遨;试谈多音义古字的繁简转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秦鹏;吕文瑞;;非一对一繁简字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5期
10 曾任教;;应知繁简有来头[J];文史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茂活;程建功;;古汉语教材中的“繁简错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林允富;;语言文字应用的“经济”原则和汉字的繁简之争[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林仲湘;李义琳;;论新旧字形的规范问题[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刘琦;;唱腔不论繁简,贵在以调合情[A];中国演员(2012年第2期总第26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叶珂 孙亚梅;“繁简之争”再引激辩[N];科技日报;2013年
2 祖先海;执行案件“繁简分流”[N];天津政法报;2006年
3 记者 薛锁明 通讯员 段艾生 杨梁文;榆次法院繁简分流促高效[N];山西日报;2003年
4 媒体人士 陶舜;字体之争的精髓在于超越繁简[N];中国经营报;2013年
5 彭匈;繁简从头说[N];广西日报;2013年
6 顾一鸣;吴江繁简分流效果显著[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吴鸿清(北京);对书法作品中繁简字混用的一点看法[N];中国艺术报;2003年
8 记者 王立新 刘晓波 通讯员 吴兆凤 吴向东;富裕找准繁简分流突破口[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张守增 牛克 邢卫国;繁简分流 公正高效[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调解规范化研究调研组;“繁简分流”下的新型调解工作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红梅;汉字繁简之争刍议[D];山西大学;2011年
2 缪星星;对外汉字教学中繁简字对应转换规律及教学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安丽娟;繁体字三论[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7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25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