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语时制标记的语气功能——晋语时制范畴研究之一
本文关键词:论晋语时制标记的语气功能——晋语时制范畴研究之一 出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晋语的时制标记"来、也、了、嘞"兼有表语气的功能。首先,这些词既属于时制助词,又有单纯表语气的作用,因此应分为两个同形同音词。其次,它们在表时制的同时往往兼表一定的"申明"语气。通过对句子及时制标记所表语义的离析,可以观察到时制标记功能中兼有语气功能,以及时制标记向语气词的语法化过程。
[Abstract]:The time system mark of Jin language "come,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ng mood. First of all, these words belong to the auxiliary word of time system, but also have the function of pure expression mood, so they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homograph and homonym words. Second, they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homotypic and homosyllabic words. They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a certain "declarative" mood. Through the segregation of the semantics of a sentence in time,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re is a mood function in the function of the time mark.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making markers to modal words in tim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YY002)
【分类号】:H172.2
【正文快照】: 早在20世纪50年代,A·A·龙果夫就已提出汉语甘肃、陕西方言存在时制范畴。他将这些方言中“了”表示的时制意义描写为“过去时、现在·过去时”,把“的呢”表示的意义定义为“现在时、现在·现在时”,将“呢”表示的意义定义为“将来时、现在·将来时”。龙果夫重视句末助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杨海蓉;;白河仓上方言体貌特征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杨静;;安康汉滨区方言的体貌系统[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咪咪;;高陵方言的是非问句[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杨颖;;浅谈风陵渡方言中的“咱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张俊阁;;《金瓶梅词话》中“(S)+VP+也+怎的”选择复句的语义特征及来源考证[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葛林;;小议卓资方言里表达虚拟范畴的“价”[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8 吴福祥;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二)[J];方言;2002年01期
9 李蓝;方言比较、区域方言史与方言分区——以晋语分音词和福州切脚词为例[J];方言;2002年01期
10 付新军;;近代汉语复数词尾的反复变化与共同语之关系[J];古汉语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荣华;;赣语上高话助词“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杨林;;浅析山西忻州方言的“敢”[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4年第1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意宁;在表演中创造[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2 高峰;晋语志延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凤霞;古代汉语标记被动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孙小花;山西方言语音历史层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邓永红;桂阳土话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尹蔚;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彭晓辉;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洪钟;海门方言语法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平;苍溪方言体貌范畴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李敏;开封方言估测类语气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芳娟;乾县方言语气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昭君;山西交城方言代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永哲;凤翔方言代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七团语言变异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丰福华;汉语人体眉眼词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刘坤;潍坊方言事态助词“来”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民雅;山西襄垣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方言;1985年02期
2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3 刘育林;陕北方言略说[J];方言;1988年04期
4 邢向东;郭沈青;;晋陕宁三省区中原官话的内外差异与分区[J];方言;2005年04期
5 史秀菊;;山西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现形式[J];方言;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晋语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J];语文研究;2002年04期
2 ;晋语学术研讨会论文及重点发言题目[J];语文研究;2002年04期
3 ;晋语学术研讨会[J];方言;2002年04期
4 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J];方言;2003年02期
5 乔全生;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二)[J];方言;2003年03期
6 张淑琴,李瑞芳;晋语与山西文化[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7 李如龙;晋语读书札记[J];语文研究;2004年01期
8 邢向东;;陕北晋语沿河方言的反复问句[J];汉语学报;2005年03期
9 盖林海,朱懋韫,张吉格;石家庄方言晋语区语音综述[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朱艳娥;;浅议晋语“圪”头词[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雪梅;内蒙古晋语凉城话及其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燕;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史维生;魏晋南北朝晋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健;内蒙古中西部晋语语音调查[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姜晓明;《国语·晋语》含V词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玉敏;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于晶;中古阳声韵和入声韵在晋语中的演变[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夏焕梅;平山、灵寿、鹿泉“圪”头词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建华;晋语文水(保先庄村)话语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王军朋;河北灵寿方言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连漪;呼和浩特方言“的”字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5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1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