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对双主句句法和语义特性的“原则-参数”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5 07:30

  本文关键词: 双主句 增元结构 非宾格假设 成分统制 语段封闭原则 出处:《现代外语》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双主句是东亚和东南亚语言中的一种常见句式,是基于非宾格动词的增元结构。双主句的大主语与小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但与动词没有直接语义关系,是新增论元;双主句中的动词一般为非宾格动词,其投射的VP所表达的事件与其新增论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由轻动词APPLINVOLVE表示。双主句的句法和语义特性及相关跨语言差异可以在普遍语法的"原则 参数"理论框架内得到合理的解释,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三项原则(非宾格假设、单向成分统制和语段封闭原则)和一项参数(APPLINVOLVE)。
[Abstract]:Double subject is a common sentence structur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languages, which is based on the adjunct structure of non-object verbs. The large subject and small subject of double subject have the relationship of leading and belonging, but have no direct semantic relation with the verb. Is a new argument; The verb in the double subject is usually a non-objective verb.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ent expressed by its projected VP and its new argument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light verb APPLINVOLVE.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 main sentence and the related 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in the universal grammar. "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principle and parameter", reasonable explanation is obtained.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mainly includes three principles (non-objective hypothesis, unidirectional component control and segment closure principle) and a parameter called APPLINVOLVEN.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零形素句法研究(对汉英‘意合-形合’类型性差异的句法学阐释”(12BYY006) 广东高校育苗工程项目“增元结构的句法生成研究”(粤财教【2008】342号) 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非核心论元的入句问题研究”(083037)的资助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1.引言双主句(double-subject sentence)广泛存在于东亚和东南亚语言中,其表层结构为“NP1+NP2+VP”,其语义和句法属性具有跨语言的相似性,如(1)所示:(1)a.张三一条腿断了。(引自LiThompson 1981:92-93)b.zoo-gаhana-gаnаgа-i.(日语,引自Modini 1981:5)elephant nose lon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思颖;;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4期

2 程杰;;零形素句法、论旨指派统一性假设与汉语增元结构证实[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3 汪洪澜;主谓谓语句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1995年02期

4 程杰;温宾利;;对汉语两类非核心论元的APPL结构分析——兼论英汉APPL结构之差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李敏;;“小主语是动词性的主谓谓语句”再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1期

6 温宾利;程杰;;论轻动词v的纯句法本质[J];现代外语;2007年02期

7 黎昌友;主谓谓语句的界定及其类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8 陈平;;汉语双项名词句与话题-陈述结构[J];中国语文;2004年06期

9 沈力;;汉语蒙受句的语义结构[J];中国语文;2009年01期

10 李敏;“大主语隐含介词的主谓谓语句”再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向阳;;九寨沟方言“把”字句及“给”字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王德寿;从话题和主语的区别看主谓谓语句的范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2期

5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高志胜;;现代汉语让步连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李锦;;《三国志平话》的程度副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林桦;;《搜神记》时间副词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杨帆;;“字本位”理论下的离合词研究——读周上之《汉语离合词研究——汉语语素、词、短语的特殊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黄爱妮;;关于“来着”的几点语用认知上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嘉忆;;汉译英口译材料的难度判断[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杜晶晶;;词义层面进行领属关系标注的尝试[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琳宏;林鸿飞;杨志豪;;基于语义理解的文本倾向性识别机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伟男;张宇;刘挺;;基于决策树的中文对话省略句判别[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张月;;“来着”的词性及语法化、主观化[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张月;;“来着”的词性归属探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9 沈冰;;试析语气副词“并”的语义与语用[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10 钱爱琴;;中日N!言姙における指示奮の妽定、体系について[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孟洋;《祖堂集》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亮亮;俄语原因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博;现代汉语新词语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3 潘海华;韩景泉;;虚词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4 何晓炜;;双宾语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9年03期

5 石定栩;;“被”字句的归属[J];汉语学报;2005年01期

6 徐杰;句子的功能分类和相关标点的使用[J];汉语学习;1987年01期

7 孙天琦;;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J];汉语学习;2009年03期

8 马志刚;;Appl结构,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图示与英汉双宾句的句法语义属性——兼论Appl结构分析法及其对分析英汉语双宾结构的适用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安丰存;;题元角色理论与领有名词提升移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何晓炜;;论双宾语结构的APPL分析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曼纯,崔刚;空算子理论与英语寄生语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马志刚;;局部成分统制结构与领有名词提升[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谢丽丽;余小强;;“不”、邻接词与FEO成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戴曼纯;句法推导中的语序确定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5 张叶;;论“限定成分”[J];职业圈;2007年19期

6 戴曼纯;寄生语缺的推导式生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马志刚;;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结构、题元角色和领主属宾句的跨语言差异[J];语言科学;2008年05期

8 黄新祥;;合并与移位:概念、特征及原驱动力[J];青年文学家;2013年30期

9 苏建华;;领主属宾句的语段推导[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戴曼纯;寄生语缺、弱跨越与并列语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丽丽;“不”、邻接词与FEO成分[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杨静;汉语否定词“不”的否定辖域及否定对象[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2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62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