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论话语标记的概念界定与语料选择

发布时间:2018-01-26 02:21

  本文关键词: 话语标记 概念 语用功能 语料 出处:《中国外语》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话语标记的功能性研究彰显了话语标记的两个基础理论问题必须亟待澄清,一是话语标记的概念问题,通过与关联词和发语词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可以将其界定为,口语中的不成对出现的位置较为灵活的、处于语法化程度进程中的、通常表达语用意义的、复杂多样的语言单位。一是话语标记的语料选择和使用问题,口语语料与书面语语料可供不同研究目的使用。话语标记的语体优先序列、语法地位及社会语言学视角等诸多问题有可能成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Abstract]:The functional study of discourse markers shows that the two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of discourse markers need to be clarified urgently. One is the concept of discourse markers, which is compared with related concepts such as relevance words and songwords. It can be defined as that the unpaired position of spoken language is more flexible,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usually expressing pragmatic meaning. The first is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discourse markers, which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Grammatical status and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are likely to be the trend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转折类话语标记研究”(编号:13YJC740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复句关系词语的理论解释和实际应用”(编号:13JJD740012)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146.3;H314.3
【正文快照】: 功能呈现作为嵌入点,如话语与语篇的动态分析、话语标记的功能性研究以及话语标记的意义与功能的交融性研究,我们把话语标记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语用”研究,看作是话语标记的功能性研究。1.1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分析话语标记的研究趋向于由静态描写到重视在交际互动中考察话语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2 阚明刚;;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5期

3 李心释;姜永琢;;对话语标记的重新认识[J];汉语学习;2008年06期

4 朱佳佳;陆延;;论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6期

5 许家金;;话语标记的现场即席观[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6 尹海良;;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别说”[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永春光;邓晓明;;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上);2010年01期

8 姚双云;张磊;;话语标记“但是”的宏篇连贯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任振翔;;浅析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5期

10 陈家晃;;话语标记的语境提示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安娜;侯敏;;语料库中的插入语标注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4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严敏芬;汉语中不礼貌构式的社会与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管志斌;语篇互文形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晶;韩中话语标记“(?)”与“不是”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周艳妮;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施俊武;叹词“哎呀”之多维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胡艳;话语标记“你看(说)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望龙;话语标记产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杨亚洁;话语标记“然后”的话语组织功能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可;现代汉语连词类话语标记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8 陈海娟;推论性话语标记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9 袁钦钦;现代汉语“X了”式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娅;评注性话语标记“真有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64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464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