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V”了“V”构式的分析研究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教学 切入点:“V了V”构式 出处:《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V了V”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语结构,借鉴构式语法理论知识,我们将其定义为构式。本文在对该构式部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构式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等问题,并且结合留学生学习“V了V”的情况,提出论点给出教学建议,对以后的对外汉语相关教学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文体和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V了V”构式,并且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价值意义;接着简单介绍了关于动词重叠、“V了V”构式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V了V”构式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创新之处。文体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关于“v了v”构式的本体知识,通过对其部件的逐一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构式本身;第二章主要介绍了“V了V”构式的语法功能及句法应用。通过认知角度分析了“V了V”构式的有界化、主观化,通过其语义条件和句法条件来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因素;第三章主要是将“V了V”构式与现行的三本对外汉语教材相结合,分析留学生在学习“V了V”构式时容易遇到的困难以及原因。第四章主要是结论部分,通过对“V了V”构式的本体以及实际运用的分析,分别从教材、教师以及学生的角度提出了改善意见和教学,学习建议。
[Abstract]:"V to V" is a common spoken structure in daily life. We define it as a construc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pa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V", put forward the argument to give teaching suggestions,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V with V" construction,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and value meaning of this paper; Then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verb reduplication, "V to V" construction and "V to V" construc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finally explains the research pla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paper. The stylistic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to the third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ontology knowledge of "v v"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components one by one, the reader can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itself more deeply and meticulousl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syntactic application of "V to V"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boundedness and subjectivization of "V to V" construction from the cognitive point of view,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rough its semantic conditions and syntactic condition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combines the "V to V" construction with the current three textbook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reasons that the foreign students are likely to encounter in learning the "V to V" construction. Chapter 4th is the mai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V V" construction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1期
2 郑艳群;关于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3期
3 崔宁;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8期
4 李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地区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召开[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1期
5 郑艳群;;课堂上的网络和网络上的课堂——从现代教育技术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4期
6 于克凌;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J];人文杂志;2001年05期
7 张恒军;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东北分会召开东北地区第二届学术研讨会[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8 舒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9 王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定位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8期
10 罗丽;语体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文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体会与建议[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春秋;;关于研发对外汉语教学教具的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莹莹;;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2011年暑期“加州班”中一班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周志彬;汤朝晖;谢克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医药对外教育[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铮;;国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浅论[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马国彦;民国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琐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高雁;对外汉语教学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李润新;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走自主创新之路[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了”的用法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赵子健;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乐;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永涛;语文新课改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孔军;儿化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陶国霞;浙江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璐;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分析与建议(2001年-2010年)[D];山东大学;2011年
8 宋佳;博客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袁宵;对外汉语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瑞杰;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整合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9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5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