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本文选题:汉语方音史 切入点:历史文献 出处:《汉语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汉语方言近百年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为汉语方音史研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使汉语方音史的研究成为可能。利用各种历史文献进行方音史研究,是方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20世纪方音史研究的主要特点。历史文献是汉语方音史研究的坚实基石。“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是汉语方音史研究的最佳方法。开展历史方音的构拟工作是汉语方音史研究的任务之一。目前,既需要对汉语方言进行更加细致的平面调查和研究,也需要以已有的历史文献和平面调查结果为基础积极开展汉语方音史的研究。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ese dialects in the past 100 years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local phonetic history, which makes the study of Chinese local phonetic history possible. In 20th century, it was also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udy of local phonetic history. Historical literature is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local phonetic history.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textual research" and "historical comparative method" is the best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local phonetic history. The construction of Shi Fang Yin is Ren Wuzhi, who studi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ocal pronunciation.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make a more detailed plan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Chinese dialects, but also to actively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iale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the results of plane investigation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晋中学院文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熙;;现代华人社会中称说“汉语”方式多样性的再考察[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苏雪冰;余辞新;;关于第三届汉语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环海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特征研究的三个关键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尚新;汉语研究应以“字”为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2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强;名词物性结构为汉语研究提供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记者朱妍洁;本土语言学数据库促汉语研究走向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闻铮;咬定青山不放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万金川 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基于梵汉对勘的佛教汉语研究方兴未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戴庆厦;学术气度 学派意识[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1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丽;汉语转折范畴的历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慰;俄汉语定语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浮莎;汉语中高级水平留学生常用汉语惯用语习得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王亮;关于日制汉语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长会;汉语研究“现代化”及其与西方关系初探[D];天津大学;2005年
5 单欣欣;汉语运动事件的语言编码[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海燕;从符号学“间性”理论看书面汉语“欧化”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陈小朋;汉语的网络组织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郝兴筠;汉字和汉语的关系问题研究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楠楠;最简方案与汉语的语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郭倩;汉语日源回归词[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74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57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