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的考验——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
本文选题:翻译伦理 切入点:差异 出处:《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而翻译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与融合。从这个意义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就本质而言,是伦理层面的,即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本文提出,无论从翻译的沟通与交流的根本属性来看,还是就翻译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而言,尊重他者、尊重差异正是实现翻译伦理目标的基础与核心。同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承载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战略意义,在目前"忠实"概念不断遭到质疑和解构的现状下,对忠实原则的坚守、对异质性的保留与传达,既是翻译伦理的要求,也是思想与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Abstrac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onstitute the necessity of transl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translation is to break the cultural barrier and promot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In this sense, many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re ethical in nature, that is, how to understand and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e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maintain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transl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respecting others and respecting differences is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achieving the ethical goal of translation.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o foreign countries carries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t present, the concept of "faithfulness" is constantly questioned and deconstructed.The adherence to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and the re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eterogeneity are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s of translation ethics, but also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thought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刘云虹主持的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对外译介批评研究”(编号:14WWA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君;;翻译伦理的理论审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骆贤凤;;中西翻译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9年03期
3 王晓惠;;尊“他”重“异”—中国近现代翻译伦理观[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陈燕荣;车明明;;翻译伦理观照下外宣材料翻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陈芙蓉;刘浩;;翻译职业化视角下的翻译伦理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季红;;等级式信息传播模式与翻译伦理观建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涂兵兰;;中西翻译伦理差异之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梅阳春;;翻译的承诺伦理——传统翻译伦理的逾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徐修鸿;;译者职责的翻译伦理学阐释[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彭萍;;翻译学的新兴分支——翻译伦理学刍议[J];学术探索;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世芝;;翻译、翻译主体性与翻译伦理[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贾欣岚;;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伦理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霍跃红;;回归翻译伦理:译者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卓玛;另一种声音——藏诗汉译的翻译原则与伦理[N];青海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骆贤凤;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晓宇;翻译伦理规范下的译者忠实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赵传银;论复译的翻译伦理学视角[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雷欢;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恋爱中的女人》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艳娜;从翻译伦理角度看Joan Haste的林纾中文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戴萍;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下的《色戒》英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白洁;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观照下的《丰乳肥臀》英译本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伟;翻译伦理与译者职责[D];江苏大学;2009年
8 罗虹;从翻译伦理看林译小说中“误译”的理据[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9 胡永娜;翻译伦理规范下的译者忠实观[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李慧君;切斯特曼翻译伦理五种模式分析与改进[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1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1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