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官话的来源及历史层次
本文选题:云南官话 + 明代南京官话 ; 参考:《中国语文》2017年02期
【摘要】:学界普遍认为云南官话与汉族移民有关,但至今尚存各种疑问:云南官话形成的时间是唐代、元代、还是明代?云南官话来自明代南京官话的传说是否有可靠证据?唐代入滇的汉语方言与主体云南官话的关系如何?本文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语言特征比较,详细论证了如下观点:现代云南官话的主体源自明代南直隶官话(不限于南京方言),滇西丽江等地的老派汉语可能是唐代南诏贵族所学汉语异化流变的结果,与主体云南官话的来源和历史层次不同。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Yunnan Mandarin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Han immigrants, but there are still various questions: was the formation of Yunnan Mandarin in the Tang Dynasty, Yuan Dynasty, or Ming Dynasty? Is there any reliable evidence for the legends of Yunnan Mandarin from Nanjing in the Ming Dynasty?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dialects entering Yunnan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subject Yunnan Mandari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comparison of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The following viewpoints are demonstrated in detail: the main body of modern Yunnan mandarin is derived from the Nanzhili Mandarin in the Ming Dynasty (not limited to the Nanjing dialect, the old-school Chinese in Lijiang, western Yunnan, etc.) may be the result of the alien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Nanzhao aristocrats' learning Chinese in the Tang Dynasty.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 and historical level of Yunnan Mandari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长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在津、滇、黔、琼六百年历史演变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AZD072)资助研究
【分类号】:H17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晓渝;;明代南京官话性质考释[J];语言科学;2016年02期
2 曾晓渝;;《西儒耳目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补证[J];语言科学;2014年04期
3 曾晓渝;;明代南直隶辖区官话方言考察分析[J];古汉语研究;2013年04期
4 陈希;;丽江老派汉语方音的历史来源及其演变考释[J];南开语言学刊;2012年02期
5 丁崇明;荣晶;;云南方言“K-VP”问句来源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李兆同;云南方言的形成[J];思想战线;1999年01期
7 沈建民;杨信川;;也谈本悟《韵略易通》之“重×韵”[J];中国语文;1995年01期
8 薛才德;从云南汉语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J];思想战线;1992年04期
9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10 甄尚灵;;《西蜀方言》与成都语音[J];方言;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法强;近代江淮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2 陈希;云南官话音系源流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富刚;;《百夷馆译语》(杂字)译者身份探析[J];民族翻译;2017年02期
2 贡贵训;;安徽五河方言的语音特点[J];南开语言学刊;2016年02期
3 庄初升;;南方方言古晓组合口字唇化的动因再探[J];中国语文;2017年03期
4 罗汶君;谭菊英;;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的阳声韵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5 安拴军;;宕江摄知庄章组字演变过程中的几个特点[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6 李光勤;曹建华;邵帅;;语言多样性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差异[J];世界经济;2017年03期
7 曾晓渝;陈希;;云南官话的来源及历史层次[J];中国语文;2017年02期
8 庄初升;万波;;东南方言几个古知组二等字特殊今读的性质[J];语言研究集刊;2016年02期
9 陈伟;;《华英捷径》音系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7年01期
10 芦兰花;;甘肃镇原方言的一些语音特点[J];方言;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俊涛;明代三种韵书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顾海洋;海安方言语音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钟伟;;复杂适应系统和汉语动态研究[J];语言学论丛;2014年02期
2 曾晓渝;;丙种本《百夷译语》语音现象初探[J];南开语言学刊;2014年01期
3 曾晓渝;;《西儒耳目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补证[J];语言科学;2014年04期
4 曾晓渝;;明代南直隶辖区官话方言考察分析[J];古汉语研究;2013年04期
5 高晓虹;;古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在官话方言中的演变[J];语文研究;2013年02期
6 曾晓渝;;天津话源流焦点问题再探讨[J];中国语文;2013年02期
7 麦耘;朱晓农;;南京方言不是明代官话的基础[J];语言科学;2012年04期
8 张维佳;;关中方言知庄章声母的历史演变及语音条件[J];语文研究;2012年02期
9 曾晓渝;;论天津话的源流[J];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02期
10 王临惠;蒋宗霞;唐爱华;;关于天津方言语音演变的几个问题的讨论——兼论天津方言的源流关系[J];语文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存雨;江苏江淮官话音韵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吴波;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石绍浪;江淮官话入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爱萍;温州方言地名词的语源及历史层次[J];语文研究;2004年03期
2 ;首届汉语方言历史层次国际研讨会[J];方言;2004年04期
3 梁磊;;汉语轻声的历史层次初探[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2期
4 刘祥友;;湘南土话果摄的历史层次分析[J];学理论;2009年20期
5 潘悟云;;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J];语言研究;2010年02期
6 姚亦登;;从关中方言的部分单音词看该方言的历史层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潘悟云;“囡”所反映的吴语历史层次[J];语言研究;1995年01期
8 乔全生;;历史层次与方言史研究[J];汉语学报;2014年02期
9 游汝杰;;吴语语法的历史层次叠置[J];语言研究集刊;2005年00期
10 关湘;浅析共同语词与方言词的历史层次和词义差异[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静;;藏缅语族语言性别词缀的来源及历史层次[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祥友;湘南土话语音的历史层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施俊;南部吴语韵母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浙江大学;2013年
3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4 郑伟;太湖片吴语音韵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雪霞;河南方言语音的演变与层次[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夏陈龙;百年来上海方言歌韵字的演变与历史层次[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吴越;《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学术英译实践报告[D];浙江大学;2017年
3 魏启君;湘南大盛土话的历史层次[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龙国莲;邵阳方言声母历史层次初探[D];广西大学;2008年
5 杨伟忠;芗城方音的历史层次及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宫钦第;莱阳方言音韵的历史层次[D];苏州大学;2005年
7 李若男;南宁市横塘平话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朱艳娥;广西崇左江州蔗园话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9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5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