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角度看《释名》的语料性质
本文选题:汉语词汇史 + 《释名》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释名》是东汉时期声训的集大成之作,从单音同义词和复音词两个角度对该书口语性的强弱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从新旧词的角度看,《释名》的15组单音同义词中,旧词占优势的有4组,新词占优势的仅1组,均是旧词的有10组,其中反映口语程度较弱的有7组,较强的有5组,处于中间状态的是3组,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口语性;从复音词的角度看,无论是复音词数量还是新兴复音词的数量都极其庞大,远远超出同时代文献,表现出强烈的口语性,两者存在较大的矛盾。鉴于注释性语言存在特殊性,不能简单地认为《释名》的复音词都是当时语言中实际存在的词语。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nosyllabic synonyms and polysyllabic words, it can be found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ld and new words, 15 groups of monosyllabic synonyms can be found. There were 4 groups of old words and only 1 group of new words. Among them, 7 groups had weak level of spoken language, 5 groups had strong speaking level, 3 groups were in the middle state, and did not show strong oral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llabic words, both the number of polysyllabic words and the number of new polysyllabic words are extremely large, far beyond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howing a strong oral nature, there is a greater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In view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annotated language, it is not easy to think that the polysyllabic words are the actual words in the language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释名》复音词研究”(12JCYY02YB)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预研究项目“《释名》词汇研究”(2013SKYY08)
【分类号】:H1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闰吉;论《释名》的性质[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2 王闰吉;;《释名》研究历程及争鸣[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华清;;再论《释名》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目[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马景仑;《释名》易字之训的语音分析[J];古汉语研究;1991年04期
5 夏琼;;段注校引《释名》的意义[J];金田;2013年08期
6 陈建初;《释名》直陈例说[J];古汉语研究;2000年04期
7 魏宇文;《释名》研究综述[J];嘉应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陈建初;《释名》互训例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9 李茂康;《释名》词语探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01期
10 王闰吉;《释名》的理据类型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付雅丽;曲黎敏;;《释名》字义的医学内涵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宇文;《释名》名源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吴锤;《释名》声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闰吉;论《释名》的理据[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胡佩迦;对《释名》的认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文超;刘熙《释名》训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喻华;《释名》释语复音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程光耀;《释名》中的同字为训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张瑞朋;《释名》声训性质新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徐从权;《释名》双音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胡颖川;论媒介书面性的网络语言的构想口语性[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2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3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