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冗余与图式理论视角下同传中的预期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7 13:08

  本文选题:同声传译 + 预期 ; 参考:《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中,作者依据Chernov的结论:同传译员实现源语理解的充要条件是语言的冗余,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并从冗余以及图示理论的综合角度对同声传译的预期现象进行了研究,作者共提出三个假设,随后通过实证方法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假设一:成功的预期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句话中所有的信息(information)应尽早出现;听者应具备相关图式;讲话人应言之有物,逻辑通顺。假设二:在预期能力与同传表现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假设三:当理解的非均衡状态发生时,除了吸收(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之外,篡改新的输入(altering the new input)也是一种恢复均衡状态的方式。诸如“可能性与风险”、“共同世界”以及“猜词能力”等一系列在研究出衍生出的话题也将在本文中进行讨论。同时,本文将提出一个对理解或预期能力进行量化评估的模型。此外,作者还会依据本文的结论,对同传学习和实践提出一些建议。诸如:依据不确定性削减理论,人脑所需处理的仅是信息而非冗余。因此,进行充分的译前准备可以通过提高冗余信息比,使译员的现场表现更加从容。而译员在提高语言能力并拓展百科知识的同时,还应时刻保持自己的预期能力处于激活状态以提高自己的理解效率,并对自己听到的内容有足够信心以避免出现篡改输入的现象。作者最初的研究动机来自对于同声传译中预期以及理解的浓厚兴趣,研究最终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翻译研究、认知心理学、信息理论、图示理论以及数理统计等。
[Abstract]: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Chernov's conclusion,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 to realize source language understanding is the redundancy of the language, which is further expanded, and the anticipatory phenomenon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dundancy and diagrammatic theor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ree hypotheses and then verifies them by empirical method. Scenario one: the expectation of success requires three conditions, namely: all the information in a sentence should appear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listener should have the relevant schema; and the speaker should have substance and logic. Hypothesis two: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ility to anticipat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Hypothesis 3: in addition to assimilation and adaptation, tampering with the new input altering the new input) is also a way to restore the equilibrium state when the disequilibrium state of understanding occurs. A series of topics such as "possibility and risk", "common world" and "ability to guess words" will also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proposes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or anticipate.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mak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e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the human brain needs to deal with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redundancy. Therefore, adequate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preters by increasing the redundant information ratio. While improving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expanding their encyclopedic knowledge, interpreters should always maintain their expected ability to be activated to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efficiency. And have enough confidence in what you hear to avoid tampering with input. The author's initial motivation comes from a strong interest in anticip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which ultimately involves a number of areas, including translation stud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information theory, graphic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跃琴,吕万英;图式理论与听力教学[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刘孟兰,陈捷;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庞晓青,张晓春;动用图式理论 改善听力教学[J];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4 许闽安;;图式理论的应用和局限性[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刘潇;李孝奎;;图式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双语学习;2007年05期

6 杨萍;邓礼红;;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局限——一次基于实验的探讨[J];中国外语;2007年03期

7 周松;;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康宁;;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祁光颖;;图式理论框架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10 符金莹;;试析听力教学中如何应用图式理论[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凤;张向葵;;10—15岁儿童图式表征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田延明;;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郭晶;李晓林;;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王小明;;句子图式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何美芳;;图式理论与汉语第二语言写作教学[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6 吴伟萍;;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艳梅;;论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彭启英;;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凤祥;王小华;严娟;李兰;吴晓玲;;图式理论在非英语专业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A];传承创新 跨越发展——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三分会场暨贵州省外语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凤祥;王小华;严娟;李兰;吴晓玲;;图式理论在非英语专业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实证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夏莲茹;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探讨[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郭湛;心灵的狡黠在于反思和优化[N];学习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夏禾;苏州实小的孩子会学习[N];苏州日报;2011年

4 苏州市实验小学 李耘雯;句子图式及教学的有效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赵小雅;寻找学科教学的“科学处方”[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延明;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张U,

本文编号:1942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42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