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类型学看汉语“时”类条件标记

发布时间:2018-06-14 16:03

  本文选题: + 时间词 ; 参考:《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本文以汉语方言中"时"类条件标记为例,讨论了源于时间词的条件标记的分布、句法和源流问题。这类条件标记是由提示两个分句时间顺序的"时"语法化而来。句法操作手段为添加,一般位于条件分句句尾这个边缘位置,符合"联系项居中原则"。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时间词虚化为条件标记是人类语言的一条普遍规律,蕴含共性为:假如条件复句中的关系标记来源于时间词,那么此条件标记位于条件分句的边缘位置。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 syntax and source flow of conditional marks derived from time words in the case of " time " condition marks in Chinese dialect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彩萍;;五寨话里两个表时间词“动价、时价”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2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3 曹国安;“时”可表示假设[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4 邵宜;;赣方言语助词“时”的语法功能及与近代汉语之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董正存;赵梅赏;;时间范畴到条件范畴的映射[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春辉;;汉语条件句小句间的语序类型[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4期

7 邢向东;陕北晋语沿河方言愿望类虚拟语气的表达手段[J];语文研究;2005年02期

8 江蓝生;;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9 江蓝生;;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10 储泽祥;陶伏平;;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J];中国语文;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周薇;朱乐红;罗炜;;汉语语序的“顺序象似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周伊;;量词“条”与“根”的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姜海艳;;事物,行为,性质三大词类范畴的同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赵斌;吴志云;;量词“张”对名词选择的范畴化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张德新;;安康方言的南北融合现象——汉语语音演变的方言证据[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10 张德新;;陕西汉阴蒲溪方言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3 郭中;;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基本语序问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梁银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语法问题札记[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周敏莉;;新邵湘语的语气助词“去哩”[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季竞;;构式“VPt+QM+NP”中数量成分的多角度研究[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9 金龙;;韩日主语和宾语的语序对应关系[A];韩国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10 周筱娟;;《诗经》“者”字略考[A];诗经研究丛刊(第七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8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琴;从象似性角度谈茶诗英译中“音”与“形”的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中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2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3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4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5 王首川;;While作让步状语连词的时间特征[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6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方言;1983年01期

7 龙国富,叶桂郴;中古译经中的假设语气助词"时"[J];古汉语研究;2005年01期

8 曹国安;“时”可表示假设[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9 韩陈其;古代汉语假设连词的形式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10 宋作艳;陶红印;;汉英因果复句顺序的话语分析与比较[J];汉语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冲;;诗歌永远在说话[J];当代;1999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俊梅;洪航;;铸造全冠三种不同龈边缘位置的比较[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本文编号:2018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18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