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报任安书》的语言研究
本文选题:《报任安书》 + 词语 ; 参考:《语文建设》2015年14期
【摘要】: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两句"互文",突出司马迁一生不同流俗;"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发愤"应作词组"发泄愤懑"解,解释成"决心努力"不妥;"曼辞以自饰"的"曼",通"谩","谩辞"指"骗人的话",并非"动听的话"。
[Abstract]:In Si Maqian's "report to Ren an", "few with unfettered talents, long and no reputation for local affairs," two sentences "intertexted", highlighting the different customs of Si Maqian's life; "probably the sages do what the sages are angry about", "anger" should be used as the phrase "vent anger".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interpret it as "determined effort"; "Man", "Man", "Man", "Man" means "lies", not "pleasant words".
【作者单位】: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1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张茂发;;析“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黄青;;亡字S字语源深层信息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4 尹黎云;切音字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胡爱英;;《八家后汉书辑注》校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6 朱英贵;;释“酒”(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赵爱学;;■、亘及所从诸字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8 胡拓;;“男”字之我见[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9期
9 雍淑凤;;解析《汉语大字典》中的“奄”族字[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李琼;;《说文解字》中的非同义同训词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能;高福聚;;古汉字中的建筑遗迹[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卪旭;;《玉篇》“mp,清mp”疏证[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2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桂生;先秦兵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明;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姜永安;“象人”说与六朝肖像绘画视野[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梅军;殷商西周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张忠堂;汉语变声构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9 朱琨;《周礼》中的圜丘祀天礼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张军;《管子》中所见政治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中博;《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婷玉;海东汉文碑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星华;贾谊《新书》校注商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锋;《五十二病方》及其所载“茱萸”相关药名考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张宏磊;《淮南子》单音节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琰;清代“指事”学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萍;王安石《字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沐禾;甲骨文合体象形字的文象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余晓燕;《世说新语》名词同义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有国;;司马迁《报任安书》词语训注补正[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梁春域;《报任安书》的修辞研究价值[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朱城;《报任安书》中的几个训诂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06期
4 方平权;;《报任安书》三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04期
5 王琳;;司马迁笔下的受辱递减与递增——《报任安书》中一处释义考辨[J];名作欣赏;2012年29期
6 李瑾;王玲娟;;从《报任安书》看汉代复音词的发展[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7 王克让;“绝甘分少”考释[J];渤海学刊;1996年02期
8 周文凯;;“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本义考[J];咬文嚼字;2009年12期
9 徐翠先;;司马迁《报任安书》“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句注释辨[J];中文自学指导;1997年05期
10 熊焰;;《报任安书》“议不可对”解[J];学术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2083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8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