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也A,也B”句式辨察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entence pattern "X also A, also 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tabl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orm, semant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value of the sente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usage of the adverb "also".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detail. The research method, theoretical basis and source of corpus are explained. The second chapter examines the list of languages. First, we investigat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variable "X", "A" and "B", and then investigate the syntactic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as a whole. Chapter three: semantic investigation.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similarity", investigate the similarity degree of variable "A" and "B", and conclude the continuum of "similarity-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the sentence pattern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similarity of "X also A", the "also B" sentence, the difference sentence "X also A, also B" sentence. Their syntactic meanings are respectively "symmetry similarity" and "coexistence multi-angle judgment", "also" means "similarity" and "coexistence" respectively, "coexistence" is the result of semantic differentiation of "similarity". Finally,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and "B", and divide them into four types. Chapter four: pragmatic investigation. First of all, we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X also A, also B", and find that it is mostly used in spoken style. Then, the thre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the sentence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context: "subjective increment", "cognition highlights" and "interpersonal attitude". Finally, we examin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ntenc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context affects the postposition of sentence focus, which is a pragmatic asymmetry. Chapter five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usage of "also".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祥荣;动性语素“上”、“下”使用的不对称性及制约因素[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鲍昆;;谎言和照片[J];中国摄影家;2008年04期
3 于秀珍;;动词形式和意义的不对称性[J];海外英语;2013年09期
4 胡培培;;浅析语言的不对称性[J];神州;2013年17期
5 李静;;国际关系处理中不对称性的冲突与应对策略[J];青春岁月;2013年16期
6 吕夏霓;;音乐中的不对称性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7 徐四华;曲折;丁玉珑;高定国;;关于上下视野不对称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8 郭晓沛;盛丽春;王晓恒;;谈方位词“里”“外”的不对称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5期
9 吴婷婷;;“粗”与“细”构词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J];青春岁月;2013年07期
10 詹务本;吴琼;;浅析反义词的不对称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肖斌;;区域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制衡行为——以欧盟与东盟关系为例[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灿举;徐展;;产生图示面孔搜索的不对称性的知觉因素[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马艳云;;视觉搜索不对称性研究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陈千里;;上证综指收益波动的不对称性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徐岩;刘勇;;我国会计信息管制的经济学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尹倩瑜;龚政;李欢;张长宽;;长江口北支河段潮汐不对称性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5河口治理与保护[C];2013年
7 王盼;栾晓莉;;赤道异常驼峰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初步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8 徐华;许洁虹;;非对称性和词汇性质对双语记忆表征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宗守云;;谈“天然N”与“人造N”的不对称性[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卫东;时间,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概念[N];科技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洪波;中日相互认知的不对称性亟需改变[N];中华读书报;2012年
3 魏 陆;“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邹啸鸣;税的三种逻辑[N];经济观察报;2006年
5 金融学博士 程实;不对称性: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危险标签[N];证券时报;2007年
6 洪峰;抓住自由软件的灵魂[N];计算机世界;2002年
7 ;中美纺织品战中的“不对称性”及转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8 江燕;规避风险骑“好马”[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桃花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崔永;可用利率市场化方式替代加息[N];中国证券报;2011年
10 细亚;反腐败收益与成本的不对称性分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永菊;基于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的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6年
2 李信;豆科植物器官内部不对称性分子遗传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党晓云;太行山猕猴掌跖骨(指趾骨)的形态学性差及不对称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林;欧洲经货联盟经济不对称性及财政稳健性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2 李晓璐;文艺文本中的模糊性和不对称性[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梦璐;反义形容词“软”、“硬”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玲玉;“this/that+adj”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5 胡祥洁;缺血性脑白质疏松不对称性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张帆;“男”、“女”构词造语的特点及不对称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宪硕;[C_nmim][BF_4]离子液体/醇二元溶液的临界不对称性[D];兰州大学;2016年
8 方甲珂;“X也A,,也B”句式辨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瑶;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灿举;情绪面部简图的搜索不对称性机制:情绪的或知觉的?[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88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8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