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动结构的概念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1 06:50
【摘要】:中动结构隐含的施事必须具有自主能力,评价性成分经由动词动作指向受事主语,表示受事具有接受动词动作影响的属性,类似于"可/能V的"或者"V-able"。中动结构的概念内容和相应的施动句一样,只是突显的焦点不同。施动句突显的是施事和受事,分别是注意的主焦点和次焦点。中动结构突显的是已发生状态变化的受事。施事退隐是施事被排除在注意范围之外、受事成为主焦点的结果。中动结构的语义内容是其概念内容从"有界""异质"变为"无界""同质"的结果。
[Abstract]:The agent implied in the middle verb structure must have autonomous ability, and the evaluative component refers to the subject of the subject through the verb ac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subject has the attribute of accep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verb action, similar to the "can / can V" or "V-able". The conceptual content of the middle structure is the same as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but the focus is different. The action sentence highlights the principal focus and the secondary focus of attention. The mesomotor structure highlights the patient whose state has changed. Agent retreat is the result that the agent is excluded from attention and the subject becomes the main focus.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middle structure is the result of its conceptual content changing from "bounded" and "heterogeneous" to "unbounded" and "homogeneous".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学亮;付岩;;英汉中动词的及物性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1期

2 何晓炜;钟蓝梅;;最简方案下英汉中动结构的生成研究[J];现代外语;2012年01期

3 熊仲儒;;“NP+好V”的句法分析[J];当代语言学;2011年01期

4 何文忠;王克非;;英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5 许艾明;;英语中动词及物性实质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10期

6 杨晓军;;英语中动结构式中副词使用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7 何文忠;中动结构的界定[J];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8 曹宏;;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9 曹宏;论中动句的层次结构和语法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10 徐盛桓;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炳章;牛雅禾;;中动结构的概念化机制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2 武成;;英语中动结构的功能及其认知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闫洪勇;曲秀艳;;语言界性的模糊性与主体识解[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4 刘晓杨;;汉语中动构式认知分析——以“V-起来-AP”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年03期

5 王惠静;文旭;;及物性研究:回顾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6 何伟;王敏辰;;英汉语复合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J];中国外语;2017年01期

7 黄怡;李健雪;;英语中动结构评价意义探析[J];海外英语;2016年20期

8 张哲;;汉英语中动构式句法构件及其特征的认知对比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9 牛雅禾;;“NP+好V”结构是中动结构的探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年10期

10 完权;;言者主语与隐性施行话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豆涛;邵志洪;;英汉中动结构对比及其认知阐释[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何文忠;王克非;;英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3 何晓炜;;语段及语段的句法推导——Chomsky近期思想述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4 周晓岩;高腾;;最简方案下的中间结构生成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5 何文忠;;中动构句条件[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6 何文忠;;中动构句选择限制的认知阐释[J];外语研究;2007年01期

7 纪小凌;;再论汉语的中间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许艾明;;中动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9期

9 杨晓军;;英语中动结构式中副词使用的语料库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4期

10 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216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16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