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致使动结式语义、句法及其语用动因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dislocations in terms of semantic relevance, syntact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motivations. The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semantic-syntactic heterotopia is driven by pragmatic motivation.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the unexpected result, the speaker intends to highlight the suffering in the event, to show the personal emotional tendency, to emphasize the mood and to implement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
【基金】:浙江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攀登计划项目“英汉构式认知语用对比研究”(13116065-Y)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健平;李波;;非常规语序句中焦点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句法表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05期
2 熊学亮;魏薇;;倒置动结式的致使性透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4期
3 吴淑琼;;汉语动结式非典型内在致事的语法转喻研究[J];外语研究;2013年02期
4 周长银;;现代汉语“追累”句式的生成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霍永寿;;语言事实与哲学眼光——谈语言研究的认识论基础[J];外国语文;2011年01期
6 高红云;蒯振华;;语言交际中句式选择的认知语用阐释[J];外语学刊;2011年01期
7 侯国金;;语用肯定的焦点和隐性BE[J];外国语文;2010年03期
8 张翼;;倒置动结式的认知构式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王文斌;罗思明;刘晓林;于善志;;英汉作格动词语义、句法及其界面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10 施春宏;;动结式致事的类型、语义性质及其句法表现[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明乐;题元角色的句法实现[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洁;;构式语法解读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7年13期
2 彭芳;秦洪武;;倒置动结式的事件语义分析[J];外语学刊;2017年04期
3 魏薇;黄志芳;;汉语动结式共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周利萍;;英汉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徐承萍;;形符频率、词汇频率和形义映合凸显度在英语构式习得中的效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03期
6 杨玲;;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状态变化动词语义-句法界面比较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7 沈梅英;;错位致使动结式语义、句法及其语用动因研究[J];现代外语;2017年04期
8 刘小川;;南昌方言“×人”式复合词考察[J];华中学术;2017年01期
9 蔡军;张庆文;;汉语隐性事件性致使句的句法语义研究[J];现代外语;2017年03期
10 李宏德;;句子结构中的焦点问题研究刍议[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汉语非典型动结构式的论元结构分析[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2 祁峰;;汉语焦点的类型及其相关问题[J];汉语学习;2013年02期
3 吴淑琼;;汉语动结式非典型内在致事的语法转喻研究[J];外语研究;2013年02期
4 周长银;;现代汉语“追累”句式的生成研究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吴淑琼;;语法转喻的含义、特征和运作模式[J];外国语文;2011年06期
6 刘芬;白解红;;英汉非原型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探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占雨燕;;复合动词“追累”“看哭”等的句子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10期
8 吴淑琼;文旭;;“A+点”祈使结构的语法转喻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殷红伶;;英语动结式的语义结构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施春宏;;从句式群看“把”字句及相关句式的语法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文辉;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J];语文研究;2004年03期
2 施春宏;;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J];中国语文;2004年06期
3 熊仲儒;刘丽萍;;汉语动结式的核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胡敕瑞;;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中国语文;2005年03期
5 熊仲儒;刘丽萍;;动结式的论元实现[J];现代外语;2006年02期
6 刘街生;;动结式组构的成分及其关系探讨[J];语言研究;2006年02期
7 吴茂刚;;近二十年来动结式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8 彭国珍;;偏离类动结式的句法特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林燕;徐兴胜;;汉语动结式复合词的派生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赵琪;;作用于自身的英汉动结式的论元实现[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傅爱平;;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译文的分析[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施春宏;;动结式的配价分析[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3 孙英杰;;动结式的语义、论元结构及补语指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杨洁;;“V着(zháo)”与“V到”的替换条件及其动因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宗宏;现代汉语使因突显类致使构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何玲;英汉动结构式增效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宋文辉;现代汉语动结式配价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6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艳;现代汉语动结式“V错”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何晓敏;历时角度下动结式中动词、宾语和补语语序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李琳;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英语非常规动结式构建[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石婉;《儿女英雄传》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谭力;汉语动结式“一V一个R”的构式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姜灿中;汉语动结式的历时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张慧;“V走”结构多角度考察[D];延边大学;2016年
8 张立冰;对外汉语教学中动结式习得及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9 万春兰;基于事件结构理论的现代汉语动结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吴华钊;“X死(了)”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50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5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