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试论语图修辞研究——兼谈两种语图互文修辞格

发布时间:2019-01-24 20:17
【摘要】: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有关图像的修辞研究开始进入理论视野。对比与语言相关的修辞研究,无论是从具体的实践、本质的属性,还是作为思维方式的表现,图像都是具有修辞性的。图像修辞性的确立不仅涉及对于图像的再认识,还使针对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的语图修辞研究成为必然。与这种跨符号系统进行平行比较研究的广义语图修辞研究不同,还应有一种狭义的语图修辞研究来处理语言和图像互相共生转化时的修辞问题,这种研究又可称之为"语图互文修辞研究"。纵观当前对于传统修辞学内容的再探索,艺格敷词和活现法两个修辞学概念成为进行语图互文修辞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mage age, the rhetorical study of images has begun to enter the theoretical field of vision. The contrastive rhetorical research related to language, whether from the concrete practice,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r the expression of thinking mode, the image is rhetorical. The establishment of image rhetoric not only involves the recognition of image, but also makes it necessary to study the figure of speech for the two symbolic systems of language and image. Different from the study of generalized figure of speech, which is a parallel comparative study of cross-symbol systems, there should also be a narrow study of figure of speech to deal with the rhetorical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image in their symbiotic transformation. This kind of research can also be called "the study of figure of speech intertextuality rhetoric". Looking back at the reexpl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hetoric content, the two rhetorical concepts of "artistic application" and "living-present metho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figure of speech intertextuality.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南京林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图文体’的媒介生态学研究” 南京大学985项目“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分类号】: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鑫华;浅论修辞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罗晚郎;《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越读越厚的书[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2期

3 吴礼权;评谭学纯、朱玲《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本期话题:修辞研究:学术观察和阐释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杨达英;把修辞研究和中学语文教学沟通起来[J];运城师专学报;1984年01期

6 陈光磊;修辞研究的基本方法[J];语文建设;1988年04期

7 介;《毕节师专学报》开辟“修辞研究”专栏[J];修辞学习;1997年05期

8 宗廷虎;《形貌修辞研究》序[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9 戴仲平;修辞研究的三种视角及其源流浅探[J];修辞学习;2001年04期

10 宗延虎;;《宋元评点修辞研究》序[J];殷都学刊;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谭汝为;;修辞研究与“博客”牵手[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王希杰;;修辞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代序言)[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正方;博客标题的修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文娟;《法言》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季静;《论语》修辞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聂婉钻;马来西亚青少年刊物标题修辞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申晓伟;行政公文中的修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蒋海花;《四世同堂》的变异修辞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

7 朱衍秀;《感动中国》颁奖辞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钊;宁夏六盘山区回族“山花儿”歌词修辞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9 段钰;对诡辩的修辞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陈琳;转折复句的语义语用修辞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4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14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