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言学术交际的主体间性——英汉学术期刊论文引言语篇模式与介入资源对比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step analysis model and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model to compare the textual patter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vention resource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eoscientific papers, and investig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cro-discourse patterns and micro-intervention resource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cademic paper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cross-languag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compared with Chinese preface, step 2 (establishing research status) of English preface is more frequently used,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pointing out the deficiency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marketing" of research results through the model of language rank; 2)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introduction, the English introduction makes more use of the negative resources, arouses the resources and neut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research value and expand the dialogue space with the potential readers; 3) negative resourc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step 2 of Chinese preface, but it is also clearly distributed in step 1 of English introduc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文化修辞视阈下中国学者英语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究”(项目编号:14BYY151)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青叶;语篇模式类型与语篇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4期
2 C.Smith;杨素英;黄月圆;陈前瑞;;《语篇模式:文本的局部结构》核心观点评介[J];当代语言学;2009年04期
3 姜晓娜;陈晶;;广告中“问题——解决办法”的语篇模式[J];文教资料;2008年35期
4 邓芳;美容广告的语篇模式初探[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张婵媛;;问题——解决型语篇模式在广告语篇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3期
6 宫金玲;于娜;;儿童故事中的语篇模式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梁兵;;概念隐喻框架下的经济语篇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8 孙滢;杨文星;;合作原则视角下口语语篇模式的性别差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9 M.Heoy ,刘英;《语篇的互动》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4年02期
10 金春岚;;“起承转合”与西方语篇模式理论[J];当代修辞学;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倪睿;李养龙;;从主体间性谈《沉没之鱼》之译写[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收良;对比修辞:中国人“迂回”写作的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盖黎莉;语篇中的互动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靳锁;介入中的主体间性[D];山东大学;2010年
4 吴云涛;文化间性视野下的译者协调者身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董怀芳;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梁琦;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红敏;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儿童文学汉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张青梅;从翻译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何小燕;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主体间性[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10 席留生;英汉科技说明文对比分析[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37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3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