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先秦汉语全称量化词“群、众、凡”的语义特征及量化功能

发布时间:2019-04-12 11:51
【摘要】:量化词能赋予其所关涉的成分以数量意义。"群、众、凡"是先秦汉语中常见的全称集体量化词,都具有"类聚性、总括性"的语义特征,表达的是多量意义。"群、众、凡"的量化辖域范围主要关涉与之紧邻的名词性成分或其他成分,三者在量化功能上有着差异。
[Abstract]:Quantifying words can give quantitative meaning to the components involved. " Group, crowd, and every word "is a universal collective quantifier commonly used in pre-Qin Chinese, all of which have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ing, generality "and express multiple meanings." The scope of quantitative domain of "group, crowd and fan"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nominal or other components adjacent to it,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quantitative functions among the three elements.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水语量范畴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XYY031)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储泽祥;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J];民族语文;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芳;;先秦汉语全称量化词“群、众、凡”的语义特征及量化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储泽祥;刘琪;;汉语表达序数范畴的语法手段与空间参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彭晓辉;;湖南祁东话复数标记“一各”的功能及语法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4 董博静;;论永寿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现形式[J];新余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伍雅清;胡明先;;复数标记与量词同现现象的研究[J];语言科学;2013年04期

6 郭华;;中英复数标记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年03期

7 彭晓辉;;现代汉语“们”字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梁银峰;;从历史来源看“们”的语法意义[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王永娜;;“NP+们”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成因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5期

10 崔健;;量词的功能差异和词类地位[J];汉语学习;2010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年01期

2 江蓝生;;说“麽”与“们”同源[J];中国语文;1995年03期

3 确精扎布;;《元朝秘史》语言的数范畴[J];民族语文;198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青;先秦汉语语序特点的类型学观照[J];语言研究;2004年01期

2 曹荣芳;吕华萍;;先秦汉语中的“所为”结构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胡晓萍;;先秦汉语中的连词“于(於)是”[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陈经卫;方有国;;先秦汉语“如何”结构考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洪成玉;;一部富有特色的汉语断代研究论集——读《先秦汉语研究》[J];语文研究;1984年04期

6 张世禄;先秦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张文国;论名词在先秦汉语中的地位[J];古汉语研究;1998年01期

8 刘永华;;先秦汉语的体表达及其类型特征[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7期

9 黄芳;;先秦汉语动作频次量及动量表达显性化[J];语文学刊;2011年17期

10 王丽玲;;先秦汉语“可”字句再分析[J];励耘学刊(语言卷);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芳;先秦汉语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任永军;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及其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国利;先秦汉语暗量范畴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郭爱平;先秦汉语“其”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张静;先秦汉语方位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祖亮;先秦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5 潘青艳;先秦汉语味觉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洁;基于焦点理论的先秦汉语特殊语序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韩香;先秦汉语跟非汉语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李志军;先秦汉语双宾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芦军;先秦汉语名词用作状语及其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胥媈璇;先秦汉语极比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56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56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